2008年,美国经济危急发作。同年,陈小西被保送为本校的硕士研讨生。看在学费全面,外带全额奖学金的份上,陈小西接管了。
股市是静态的,畴昔的经历没法原搬照抄。但是那些颠末时候查验的实际,特别是基于类似脾气的胜利者说出的实际,是非常有指导和鉴戒代价的。”陈小西总结。
美国的硕士研讨生多为两年制。陈小西因为一贯成绩优良,加上对所读专业“环境庇护”又兴趣缺缺,因而干脆花更多时候揣摩起股票经来。
“请您接着说。”梁昉不觉用了个“您”。
梁昉心中一动。当时候大哥给本身200万,本身嫌太少,大哥说的也是这句话:“不要在乎金额,要在乎回报比。”
厥后,他又看了巴菲特的《滚雪球》。巴菲特的投资有个关头词:净资产。把公司十足卖掉的钱,就是净资产。如果我买进的代价低于净资产,即便股票不涨,把这个公司十足卖掉,价差就是利润。巴菲特说他要买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那就意味着,稳赚不赔。
陈小西耸肩一笑:“我的家道和你的猜想都是对的。不要问我详细有多少钱,多少钱不首要,首要的是百分比。”
陈小西点头,如有所思以后顿时又点头:“我小我也有近似体味。当时我大三即将结束,开端为毕业后留美事情做前提筹办。我做了一些调查,万一我毕业后想事情两年再返国的话,我需求确认我去哪个州找事情。
陈小西说他的第二个经历是——用前辈实际指导实战。
这时候,陈小西发明一个征象:股票涨的时候,债券日趋下跌。“对冲”的设法,第一次在脑筋中出世。
梁昉不觉轻笑一声,为陈小西的当真到敬爱的叫真态度。笑声中有认同,同时也不乏赏识。
为了研讨如何投资股市,他特地买了一本巴菲特保举的股票投资入门书,叫《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是巴菲特的教员在1934年写的。
厥后,陈小西看到巴菲特说过这么一句话:“别人赢利的时候,我也赢利,我尽量赚得跟别人一样多;别人亏钱的时候,我也亏钱。我必定比别人幸亏少。”情意大动,今后视巴菲特为知己。
当年有种分离式的可转债,5年刻日,利钱只要1%,但是买债券,会白送权证。有人在权证上赚了钱,就把债券贱卖。100元的面值,陈小西买的时候只花了76元(5年到期仍旧会付出给100元)。他以为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就谈了如何投资债券——因为这是一个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有包管的投资。
2009年,股指从底部的1600点,涨到了3400点,大略算涨了100%。当时候,很多人还没有从6000点的灾害中规复过来,陈小西已经赚了50%。
记得我当时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上说美国的中位人为是2w美圆,硅谷中位人为是4w美圆。我筹算去硅谷寻事情。厥后又发明,美国的中位房价是20w摆布,而硅谷的中位房价是50w摆布。感受顿时不好了。在美国看似赚很多钱,但采办力有限,即便是高薪的硅谷,意义也不大。
梁昉忍不住,终究开口问:“如果我没记错,你说过你家道浅显。我猜想你最后投资的钱都是你小我在美国打工赚来的。当时候你有多少钱?”
2008年,当股票达到6124点今后,一泻千里,跌到1600,跌去80%。那些追出来的人连退出的时候都没有。在股票跌的时候,债券一向在涨。是以股市跌的时候,陈小西的资产并没有随之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