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太感觉特别奇特, 从速掰开了几瓣花生出来看,这些花生的皮儿都是粉色中带有一点虾红,颗粒饱满得能把外壳都撑得鼓了起来。
苏婉想了想就说:“妈,我都听你的,但是提留粮每小我也要交50斤呢,咋办?”他们农夫除了交公粮,还要交提留粮,有一个词儿叫做“三提五统”,实在就是变相的处所税收。
“你也晓得大哥家收成不好,这你都能说一嘴?”冯老三挑着两个担子,已经压得他将近喘不过气来,还要听这娘们抱怨,当下就很不客气地说:“要不咱跟大哥家换换,他家收成不好,接下来的口粮都成题目呢,你情愿换吗?”
六婶儿娄桂枝也闻讯赶来了,她挤进人群里蹲在大壮边上查抄了一会儿,就皱着眉点头说:“咋弄成如许了?这都……有救了。”
但是老冯家的甘蔗就是比别人家的长得好,别人家的一根尾巴上顶多能长出两三枝,而老冯家的甘蔗却能长出五六七八枝,还枝枝都很细弱,黑黝黝的,冯益民一只手掌刚好能握住,这让他诧异万分。别的东西还能用收成好勉强解释得通,但是甘蔗长成如许就太不普通了,这已经违背天然规律了。
跟着一起返来的男人说:“刘孀妇家的大壮在山上摔下去啦,要不是半路上被龙骨庙的屋顶接住了,现在人都没了。”
“哎呦呦,这是咋滴啦?”冯老太走畴昔一看,被阿谁血淋淋的人吓了一大跳。
她哭了一会儿,爬过来扯住六婶儿的裤腿说:“他六婶儿,我求求你救救我家大壮,我就这一个孩儿,他如果去了,我也不活了。”
苏婉在底下卖力添柴火,这柴火就是压榨后的甘蔗渣,恰好填进炉子里当燃料。跟着火苗越烧越旺,冯老太正搅着的糖水也变得越来越浓稠,金灿灿黄澄澄的,那香味儿能飘满整间茅草屋。
冯老太在中间跳着脚说:“你叫他们有啥用?他们又不是大夫,六婶儿呢?快叫六婶儿出来呀!”
虽说海边的地步比较肥饶,但也没肥饶到这份上,更何况他家的田还不算最肥饶的,比他家肥饶的都没长得这么好,真是奇了怪了。
六婶儿偏过甚去不太敢看刘孀妇,她是村里的接生婆,也是卫生员,相称于赤脚大夫加接生婆加护士加兽医,她不熟谙几个字儿,当年只把一本《赤脚医内行册》翻了个遍,就算培训上岗了,但她真正的程度到底咋样,只要她本身晓得。
“唉……”冯老太叹了一声,像割了肉一样心疼地说:“要交520斤大米,最便宜也要十块钱一百斤,那就是52块钱。老迈当村长,一个月都赚不了那么多。”
如许的花生可不得了, 他们种了几十年花生, 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生。
“这花生咋长这么多呢?”本年的花生苗一开出来就跟往年分歧, 底下的根子上结的花生特别多, 一串一串密密麻麻,跟那葡萄似的。
等糖终究熬好了,冯老太也搅不动了,就由冯家父子两个把这锅糖浆移到中间,倒进木凹槽里冷却成型,等糖浆变硬了,色彩也会加深变成砖红色,到时候切割下来就成红糖片了。
苏婉很懂事地说:“妈,我这里另有一点儿,你拿了添上去吧。”
他们觉得如许就算完了吗?接下来收甘蔗的时候,更是让他们吓了一跳。
冯老太有些欣喜却还是摇了点头说:“家里的钱都在我手上,拿你的私房算甚么事儿?你先自个儿留着,还没到那份上。”
甭管冯家民气里如何焦急, 但秋收倒是不等人的, 眼看这天儿越来越热, 冯家人都顾不上歇息, 第二天又去了花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