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娴月那里敢当,却也欣喜于安乐的贯穿力,同聪明人说话老是让人轻松而欢乐的,何况此后能有人同她一起谈书论画,也是乐事。
“我命人将饭菜摆在沁秋轩了。”沁秋轩是四周敞轩的竹庐,依水而建,四周环植菊花,此中另有3、两本名品。
因吃了鹿肉,姬央连午餐都没用,热烈过后直接回重光堂午憩,起来后,又精力饱满地跑去邀了大娘子沈薇一同去祝娴月的院子。
簪花小楷多为女书,美人丽字,女子的含蓄高雅都在此中,要做到“笔断意连,笔短意长”八个字,说难行易,安乐却已经窥到门径,祝娴月鉴定,假以光阴,安乐的字必然能登大堂,得窥奥意。
戚母内心只感喟,幸亏是若璞娶了安乐,如果换了其他孙子,定然是把持不住的。
唯有王氏的小女儿五娘子沈芝没跟着其他小娘子去选肉,而是怯怯地走到了王氏身边,跟着她走到席边悄悄坐下,有些恋慕地远远看了其他几个小娘子。
“不,五嫂是自谦了,我观嫂嫂的小楷别有一番韵意,倒是最难贯穿的,求嫂嫂教我。”姬央起家冲着祝娴月行了一个门生礼。
沈薇跟着叫了一声,“五婶婶。”
姬央写的是《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五嫂,教我。”姬央在一旁竭诚好学地看着祝娴月。
提笔时也是认当真真,笔下毫无滞涩,过得一阵,祝娴月见姬央搁下笔,待笔墨微干,她就迫不及待地捧了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