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道:“不过两句话,那里值得甚么。别说徐姐姐你为人好,就是不好,为着我大姐,我也不能叫他们称心。”
徐氏笑:“是高了点。这孩子不肯长肉,个儿倒不比别人长得慢。”
此时吱呀一声,后门收回悄悄的响动,一个身形肥胖、看客岁仅十一二岁的小少年揉着眼睛,打着哈欠走了出去。
妇人一向留意着,此时忙道:“星儿,放下我来,那水滚蛋,细心烫着你。”
说到再醮徐氏还能撑住,但闻声那些如狼似虎的亲戚竟连展见星都惦记上了,就气得浑身颤栗了:“地步是他们筹划,可出的粮食也都是他们把着,我们一粒米也没吃他们的,现在想把我星儿当牛马使唤,休想!逼急了我,我上县衙敲鼓去!”
展见星对着外人在神采上要冷酷很多,不如何笑,但也有规矩,点头应一声:“陈大哥早。”
妇人见到他,手中活计不断, 口里忙道:“星儿, 你怎地又起来了?娘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白日读书辛苦, 早上该多睡一会儿。”
展见星也站起来,过来见礼:“张婶婶。”
妇人又急,又欣喜孩子心疼她,总找很多借口夙起来帮她,再要说话,又怕真的吵着了展见星背书,只得带笑无法地叹了口气,埋头整治起剩下的大半面团来。
他离张氏有一点间隔,但张氏说的话,他大半也闻声了。
就在小伉俪俩的两句争嘴中,又有三两家铺子叮叮咣咣地卸起门板来,街头薄雾间也垂垂呈现了行人,整条街从沉夜中复苏了过来。
“长个儿好,男孩子都是如许,先长个,再长肉,如果倒过来才不好呢。”妇人张氏拥戴着,神采间却有些心不在焉,展见星看出她仿佛存了话想说,主动伸手:“婶婶和娘说话,我来抱一会儿苗苗。”
“徐家姐姐。”
徐氏神采更白:“我早说了我不再嫁,只守着把星儿养大,他们――欺人太过!”
徐氏安抚她:“宁但是白折腾一场,孩子没事最要紧。”
展见星唔嗯了一声,埋头持续吃着。
柔嫩的面团在古板的揉搓中垂垂变得有劲道, 变圆, 又变长, 最后被揪成一个个小儿拳头般大小的面坨,整齐地摆到案板上。
展见星走到徐氏中间,神采很淡薄,眼底压着冷冷的怒意。
日头垂垂升起,展家第一批摆出来的五六十个馒头卖得很顺利,劈面铺子的小陈掌柜也来买了四个,笼屉里的馒头一个个减少,换回叮叮铛铛的一枚枚铜钱,徐氏心中欢畅,转头见到展见星坐在铺子门边的一张小板凳上,鼓着腮,当真地举着一个大馒头吃着,更欢畅了,又慈爱地劝他:“星儿,慢些吃,天还早呢。不焦急去书院。”
长街上飘零着薄雾,夏季氛围沁凉,展见星乍从铺子里出来,不由抱动手臂打了个寒噤,但同时脑筋也为之一清。
“我听他们说的可不像话,不但要你再醮,还想着把星儿弄归去,说大姐夫这么多年都在外头,家里地步满是他们叔伯筹划,星哥儿现在大了,能做些事了,该归去帮手才是。”
两岁摆布的女娃娃睡得呼呼的,但递出去的过程里,徐氏留意到孩子的神采红得仿佛有些过甚,一惊,道:“苗苗如何了,但是病了?”
“这念了书的后生仔就是不一样,一些儿玩皮劲没有,又慎重又勤奋。”卖油铺子里的后生娘子走出来,一边往外泼洗脸水一边赞了一声。
张氏的几个称呼听上去有点奇特,又是“大姐”又是“大姐夫”的,因为当日展父在家时,先娶过一房原配老婆,就是张氏的姐姐大张氏,大张氏早殁,展父分开家去了南边,在南边做小买卖时才续娶了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