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恢之徙王赵,心胸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令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令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他杀。太后闻之,觉得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幼年,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及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
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此决事。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快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己丑,日蚀,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摆布曰:“此为我也。”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中,言帝病甚,摆布莫得见。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乐交通而天下治。明天子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奠,不成属天下,其代之。”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於太后,诬以罪恶,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贵爵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彼苍举直!于嗟不成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快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仲春,徙梁王恢为赵王。吕王产徙为梁王,梁王不之国,为帝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改名梁曰吕,吕曰济川。太后女弟吕媭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泽为大将军。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后刘将军为害,乃以刘泽为琅邪王,以慰其心。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馀皆孝惠弟,戚姬子快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赵相徵至长安,乃令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仲春,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令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於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令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这天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