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府花圃,早有外埠来的小公子哥儿们,跟新结识的朋友玩得热络。
黄氏忙解释:“我家阿蛮一贯得她祖父正视,她祖父老早就发话了,阿蛮的婚嫁,他说了算。”提到沈连城的祖父,掌管天下军政的天子太傅,黄氏高傲得眼里自带流光溢彩。
沈碧君天然跟沈连城走不到一块儿,得了黄氏的准允,便拉着八弟弟沈乾庭先一步跑了,恐怕别人不知沈家两位嫡女反面似的。
而这天上午,牡丹阁门前但是热烈非常。那些个没有娘亲疼的庶妹庶弟或亲身或由乳母抱着上门,纷繁来谢沈连城的施恩了。
翌日又是个艳阳天,韩府门庭若市,显得格外的热。但这涓滴不影响来宾们欢畅的干劲。
“还不错,就是女儿气太重了,不便我与那些个世家公子说话。”穿得太女儿气了,那些个世家公子哥就光看她美色了,“明日我还是穿胡服吧!”
宴席还未开端,见过韩府的长辈,酬酢了几句,黄氏便准允沈连城、沈碧君等人去后园找韩家的孩子们玩了。
“那阿母可知,武成侯府会有人来吗?”上一世沈连城倾慕了一辈子却不敢爱的阿谁男人,便是武成侯府的二公子薛戎。
是一件乌黑绸缎制成的开襟号衣,裙摆和袖口处绣有红梅装点,又镶有金线滚边,煞是都雅。
沈连城试过,正合适。青菱玉荷也都说都雅。
言及此处,沈连城也明白了。不过是要给京都的贵妇们留个王谢淑女的好印象,就算她们归去不动上门求亲的动机,有合适的男儿,总有人会想到她的。
此言一出,在坐的贵夫人们,认得她的不认得她的,都向她投来迷惑的目光。
临安城少有与晋阳公府门当户对的人家,便是有,那也没有适龄的男儿。又加上祖父和二伯三叔,以及外祖家都在京都,沈连城若嫁人,十有八九是会嫁往京都的。
她一贯如此,黄氏也风俗了,心中记下“武成侯府”几个字,并未几问。
奴子有些踌躇,似是不甚清楚,但她晓得沈连城的身份,不敢怠慢,便道:“不如女公子到后园的凉亭稍候?奴这就去请三公子,让三公子到亭里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