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帘翻开了,老婆郭晓英出去了。
她昂首,看了一眼墙上婆婆的遗像,慈爱可亲,眼泪忍不住滑落脸颊。
说完,她磕了三个头。站起来,擦干泪,她清算了一下情感,含泪带笑,说:“好了,都坐,饭很快就好。”
“爹,大哥,文来,刚才的谈天我都听到了,感谢你们。我是一个外姓人,但也是李家明媒正娶的儿媳妇,今后,这个家的风风雨雨,跟我郭晓英息息相干。你们去那里,我跟到那里,你们做甚么,我拼尽尽力支撑!”
“干!”一家人举杯,一口气喝干。
“爹,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支撑老三!”是老迈。
不久,郭晓英端着饭菜上桌了,父子几人边吃边聊。这一顿酒,来得及时,起码在收买土豆这件大事上,设法终究达成了分歧。
郭晓英点点头,笑着说:“爹,我前面表过态了,大是大非面前,我全听文归和大哥,另有文来的,能帮上忙的,我极力而为。总归一句话,这个家的大小事件,我不得不主动参与。”
“老迈,你不善言辞,就听老三安排,能着力的着力,能帮手的帮手。不过话说在前头,亲兄弟明算账,这活可不白干!等买卖胜利了,你们要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记着了?”
“晓得了,爹,你放心,我会把这事办好的。”
文归点点头,说,黉舍有个同事,叫崔志斌,他哥哥就在乡当局事情,这事我会跟他提一提的。
眼下,赢利的买卖来了,三个男人汉,何愁干不成一件大事?桃园三结义,从一无统统,不也建功立业,给先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吗?
弟兄仨坐好,爹拿出他常日舍不得喝的粮食酒,放在桌上,说:“明天都在,每人喝上两杯,平时各忙各的日子,聚少离多。特别文来,住在黉舍,家里的事,几近忘光了。”
爹交代说。
李文归取出酒杯,洗了一下,给爹、大哥和三弟满上。
“其他筹办事情,比如买秤,找人,找车,定工价,寻求合股人,这些都是大事,你们三个私底下好好筹议一下,着力的着力,出主张的出主张。总之,要持续推动,不能磨磨蹭蹭,眼看着土豆就要开挖了,万不成迟误!”
“爹,我尽力支撑,这对李家来讲,是一件大事,光宗耀祖的事,财神爷都上门了,为啥要打发他走?傻子才这么做呢!”老四李文来讲。
“爹,放心,只要我还活着,这事必然要办成!娘当年就是因为没钱治病才走的,我穷怕了,与其穷死,不如奋力一搏,工夫不负故意人的。”李文归慷慨激昂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