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5章 袁崇焕评传(14)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睬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部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返来。袁崇焕心中不平,不肯写,说道:“皇上如有圣旨,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寿听我号令。当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正视。”但崇祯不肯低头,不肯正式下旨命他写信,只是不竭派寺人出来催促。厥后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以国度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度为重”五字,因而禁止了本身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心的信,要祖大寿回兵戍守北京。
清兵于十一月廿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以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野大肆烧杀出气。北都城里住民的心机和天子是一样的,顾到的只是本身身家性命,大师听信了谎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很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标在“胁和”,使天子不得不接管他一贯所主张的和议。因而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马队投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
就在这时候,清兵捉到了两名明宫派在城外卖力养马的寺人,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皇太极心生一计,派了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达海等人监守。俘虏了两名小小寺人,何需求派五名将领来监守?此中当然有计。高、鲍、宁三人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到得早晨,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遵循皇太极所授的密计,大声“私语”,相互说道:“此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上的奇策。你不见到么?皇上伶仃骑了马逼近仇敌,仇敌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拜见皇上,筹议了好久,那两名军官就归去了。皇上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便可胜利。”
崇祯派寺人向城外袁部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众兵将在城下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当即带了军队回锦州去了。[12]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军队,在途中得知主帅无罪被捕,北都城中天子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
崇祯见他并不将统统援兵都调来守北京,更加忧愁重重。总之,他见清兵来攻,已吓得魂飞魄散,只盼望统统援兵的一兵一卒,都在北都城外保卫他皇上万岁一小我。他完整不明白兵戈的事理。一支军队如果派出去进犯敌军后路,所产生的感化,凡是比守在北都城外要大很多。
“启奏皇上:臣所统带兵将得知督师袁崇焕入狱未释,听臣宣读督师信函后,均言以督师此时处境,只须一狱吏以鞭挞、火烙等酷刑,便可迫使督师誊写此信,世人不信此为督师真意,决不受命。若督师亲临军中批示,则不但臣所率数万兵马当即回师,而督师部属未曾南下之数万雄师,亦即星夜赶来京师,共报皇恩,出死力保社稷于万全,为皇上粉身碎骨。不然众军心寒,朝夕间一哄而散,关辽锦宁京津宣遵,戍守俱溃,臣祖大寿纵自刎军前,以死报君,亦无济于事矣,至袁崇焕罪过轻重,尽可于退敌以后再行查办,请圣意卓裁”如此。
“……今我两国之事,惟和与战,别无他计。和则尔国速受其福,战则尔国被祸,何时可已?尔锦州官员,其传语众官,共相商讨,开导尔主,急定和议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