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好年笑嘻嘻:“爹取的名字天然都好,我不过随口一说。回甲等我和媳妇再生后代,还得求爹起名字哩。”
偏生现在宋好年要回籍下,安排两个小兄弟就是一桩费事。
徐彩文就比青松大半岁,实则他不是宋好年亲小舅子,若叫青松先说,只怕文娃出口的话就要跟着青松的志愿,只怕将来有牢骚,故此要文娃先说。
林林总总装上几大车,一样一样写上名字,陈彬派几小我来,与王金手底下办事的一道拉去承平县。
青松一厢听一厢策画,见那头文娃说完,不待人问,他就道:“姐夫,我也愿跟着我们大人当差,可有一样,我得归去结婚去。”
陈彬笑道:“你且听他的,你俸禄才值几个钱,赁完屋子只怕连用饭都不敷,还拿啥养家?”
文娃吐舌:“乖乖,我啥时候才气自个儿挣下一座院子!”又忙谢宋好年,“我有俸禄哩,攒一年半载,也能赁屋子住。”
这回百合往归去送礼品,连杏儿、驹儿、圆圆、庭玉这几个小的都式微下,夙来熟悉的大人们天然更是样样齐备。
宋好年、李百合两口儿既决定年后蒲月里,待慈灿婚后便回籍下去,头一个要安排的就是青松、文娃小兄弟两个。
文娃昂首看宋好年:“你不怪我啊?”
文娃面上有些愧色,怕宋好年说他嫌贫爱富,健忘自个儿底子,低着头不敢看人。
百合蒸一块腊肉,再炒个香椿芽,炖个野鸡崽子汤,宋好年吃得非常欢畅,笑着说:“这才是我们家的味道哩。”
文娃笑着说:“我爹娘一准儿不怨你,前儿他们来信,还说叫我好好当差哩。”
世子道:“二哥的心机,我那里晓得?此事已在皇伯父跟前过了明路,再无变动余地,从今今后我们再不消忧心。”
世人虽都晓得宋好年在都城里不缺吃穿,毕竟是一份情意,宋好年伉俪两个只要感念的。
这里派人去送礼,故乡也有人送礼来,家里的花露、生果、年猪肉,自家腌的泡菜、腊肠、卤肉,晒干的野菜,一样一样装好送来。
信王自是欢畅。
天子道:“烜哥儿原该有个怀郡王之爵,他一贯不提,朕也未曾与他。他既要回籍下去,便将怀郡王分府该得的财物都与他,仆婢也一应配齐备,休要委曲了他。”
腊月二十五,皇庄上也送来百般粮食瓜菜,含芳还记得她在庄子上亲手喂的鸡,非要跟着世子去看东西入库。
文娃只得应下,对宋好年感激不尽。
柳义秋来上山打下很多野鸡,翎毛素净,挑没缺损的整整齐齐地扎成一捆送来,百合挑一根逗如真,他能玩半晌。
等有一日问起兄妹三个奶娘,奶娘提及,世子妃才晓得后代们成日去宋好年院子里踢毽子,不由又抱怨一番:“玩物丧志,成日家大笑大闹,像甚么模样?”
世子无语半晌,先叫人挑出来,当晚就将那只乌鸡煮成汤,奉与信王、王妃,道是芳姐儿一片孝心。
青松跟文娃两个你戳戳我,我挤挤你,都不肯头一个表态。宋好年道:“文娃你年纪大些,你先说。”
世子妃怔怔地想,那伉俪两个别是傻子罢?就是傻子,也该晓得王府日子比乡间好过何止千百倍。
文娃冲青松做鬼脸:“就想着结婚,羞也不羞!” 宋好年年忽地想起一事来:“陈大哥,文娃也到了该说婚事的年纪,他爹娘在乡间,你与陈大嫂留意着些,如有好女人,便与他说一个。都城房屋贵,他现在寄住在你家,等结婚时,我出钱与他赁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