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管事手里拿了张大红描金帖子,帖子被收据遮挡,柳管事前把收据递给小丫环道,“这是捐款,衙门开的收据,你收好。”
五十两,小丫环就不心疼了,从速从荷包里拿了五十两出来,递给柳管事。
衙差这么说,那边有管事的耻笑出声了,“五十两,那还不如不捐呢!”
柳管事接过收据,逃似的走了,要不身上带的钱只够买菜的,他都恨不得帮季清宁垫个几百两,店主送了五千两来小院,就是让花在季大少爷身上的,只买菜,哪怕就是顿顿大鱼大肉也吃不了多少啊。
捐献箱里塞满了银票,连个税银子都见不到,柳管事拎着食盒,在衙门口被拦下,“谁府上的?”
柳管事听不过耳了,他把那五十两银锭子放桌子上,也不管衙差有没有记到捐款簿上,从速跑了。
不说别人了,就是柳管事本身也感觉少了,不美意义了,但说不如不捐,这话他就不附和了,五十两固然少,但西南百姓贫困得志,五十两也够十好几口度过这一难关了。
谢过柳管事,小丫环就回了屋,把请柬递给季清宁。
走上前,衙差问道,“府上哪儿?捐多少?”
“下一个,”卖力誊抄的衙差头也没抬。
有管事的道,“季侍郎府上是吧,就是阿谁前不久沾着儿子的光,一口气从七品县官汲引到三品侍郎的刑部右侍郎,人家之前就是个七品小官,五十两已经是人家一年的俸禄了,不算少了。”
别的两个一个捐三千两,一个捐了五千两。
平常捐款五十两算多的了,但今儿捐款的实在是太太太多了,衙门人手都不敷用,卖力誊抄捐款数额的衙差手腕都写酸了。
柳管事点头,禁止小丫环拿钱,然后对季清宁道,“满朝文武大臣都为西南捐了财帛,还不是小数量,我想着季老爷现在是刑部侍郎,多少也该捐一点儿,您既然返来了,这事得跟您说一声。”
小丫环猎奇道,“普通侍郎捐多少啊。”
下一个管事的道,“我家老爷是南城保卫,捐四千两。”
如果往年,不,是昔日,捐五十两不算少了,是大师的一份情意,可在大师都万儿八千的捐,再少再少也捐一千两的环境下,俄然冒出来个五十两,总感觉不应时宜。
柳管事去算晚的了,来捐款的人已经未几了,但也另有四五个。
有管事的笑道,“若一个小县官捐五十两不算少,可那是侍郎府了啊,我但是传闻季大少爷人在书院读书,他的小厮几近每日给他送鸿兴楼的饭菜去。”
小丫环奇特,她家女人和成国公府少爷没友情吧?
小丫环顺手接过,柳管事再把帖子递给小丫环道,“这是昨儿成国公府派人送来给你家少爷的,五今后在鸿兴楼设席请你家少爷用饭,季大少爷好些日子没返来,我还担忧到时候不在如何办呢,幸亏是返来了。”
小丫环在给季清宁倒茶,闻言,从速把茶壶放下,迈步走出去。
然后就轮到柳管事了,柳管事有点悔怨本身多嘴了,早晓得季老爷人不在京都,去西南查案,他就不奉告季大少爷了,季老爷不在,也没人会说他一句不是。
怕季清宁不拿钱当钱,小丫环拽了下季清宁袖子,“已经捐了很多了,老爷就少捐点儿吧。”
柳管事,“……。”
但想到季怀山被汲引为刑部侍郎之前是承平县小县官,一年的俸禄才五十两,如许算就很多了。
捐这么多啊。
柳管事忙道,“是刑部右侍郎府上的,特来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