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后,梁山各处军马守势稍挫,纷繁回转。
说到最后,呼延灼又严声叮咛道:“梁山虽是乌合之众,但从本日几番比武来看,技艺高强、弓马纯熟的实在很多,明日出阵时,统统人都休得再应战,违令者军法措置!”
武植瞥见后,便起家喝退兵士,亲解其缚,扶入帐中,分宾而坐。
武植领兵收军后,退到一处山丘的西侧下寨,屯住军马,各头领都随他到了中军大帐坐定。
武植阵上虽也有甲马,但也只是头套红缨面具,铜铃雉尾罢了,并没有像呼延灼这支马军如许的。
武植向摆布道:“这呼延灼的先祖呼延赞,当年被人称为‘钢鞭王’,在大宋建国时立下了赫赫军功,没想到近两百年以后,其后代子孙也是这般的了得!”
两军很快厮杀到了一块,顷刻间,战鼓如雷,喊杀声震天。
扈三娘听了武植的奖饰后,脸上的笑意一闪而过,对刚才的凶恶倒是只字不提。
扈三娘自引了人马,奔回了武植军阵里来。
随后,呼延灼便提起了右手钢鞭,望着扈三娘的顶门上打下来。
孙立、呼延灼两个又斗了五十余个回合后,都已是大汗淋漓,却还是不分胜负。
世人战略筹议已定,其他各将官都退下,就等着歇息一天后,在明日里与梁山拼杀了。
刚才这一幕,可真是惊险之极,扈三娘如果工夫差了些,只怕就要折在这呼延灼手里了。
梁山虽有徐宁的钩镰枪阵对于这连环马,不过却不是在此时此天时用的,武植另有计算。
只见呼延灼阵里这时呈现了一支连环马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约有两千之数。
韩滔听后,当即回声领了命。
世人随后都且来阵前,看孙立与呼延灼交兵。
而那两千马军也各有引箭,从劈面射来,世人是以不敢等闲近前,纷繁回转。
孙立、呼延灼两个都使钢鞭,更普通打扮:
呼延灼想活捉了扈三娘换回彭玘来,但与扈三娘直斗了十几个回合以上,孔殷间却赢不得她。
扈三娘虽惊险的扛过了这这杀招,但已是惊出一身的盗汗,盔甲里的衣裳都是湿透了。
她也不敢再与呼延灼持续厮杀下去了,回马望本阵便走。
呼延灼心胸意急,心想再这么厮打下去,还不知要斗到几时。
立好寨栅大帐后,呼延灼便和韩滔与其他众将商讨如何取胜梁山泊,救回彭玘来。
“这就是呼延灼的连环马?真是些好东西啊!”
众将听后,都神采寂然的齐声唱喏。
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突入去;两千连环马车,分作一百队锁定,其他步军则在后策应,定可一军功成!”
这呼延灼是冲天铁头,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真似先祖呼延赞。
呼延灼自是不肯就这么放她走了,当即纵马赶来。
幸而扈三娘眼明手快,快速的抽出刀来,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那一鞭也在这时打了下来,正撞刀口上。
呼延灼因失了彭玘,心中烦乱,又接连鏖战数场,稍感怠倦,他的中军、后军也是刚远道而来,精力不在最好上。
之前转入背面的秦明、林冲、花荣三路军兵,也分作两侧夹攻拢来。
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披铠,只露着一对眼睛,看着就甚是骇人,令人生畏。
呼延灼点头称善,也感觉要想大破这些梁山贼寇,非得将本身这大杀器铁索连环马使出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