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闻言,忙道:“皇上圣明。”
其他世人的官位还多少有一些过往政绩,但是他们二人却美满是凭着取媚皇上获得的。看到赵佶仿佛真的要窜改,也是悄悄叫苦,他们二人能够掏空心机去想一些别致的物事让赵佶取乐,但这措置政事,却需求经历和聪明,不是他们这类浮浪之人能玩的转的。
赵佶方才也恨不得把文武百官全杀体味气,但是想到现在四寇反叛,如果他再杀了文武百官,恐怕真的会摆荡国本,是以不得不刀下包涵。
赵佶便是嫌奏折多,批阅起来费时吃力,才让梁师成代庖,听到梁师成说能够会堆积成山,顿时也皱起眉头来。
王黼和蔡攸看到赵佶警告的眼神,也是心惊肉跳。
王黼听到宿元景说万民上书,不由暗骂宿元景凶险,他们这些人在官方可谓恶名远扬,如果让百姓也可上书,恐怕到时天子看到的满是谩骂他们的手札。
宿元景想了想道:“现在四寇反叛,东南情势确切有些腐败之势,但是童大人已经率兵南下,想来摩尼教之乱不日便可安定。残剩晁盖、田虎、王庆三人固然也都是一方巨寇,但还不至摆荡国本,扰乱天下。”
王黼等人听到梁师成这般说,也都纷繁抓住一根拯救稻草,一个个哭喊着说都是为了逢迎天子,才不敢上奏。
赵佶看着宿元景,道:“朕信赖你的为人,朕只问你一句话,现在天下大乱了吗?”
王黼闻言,驳斥道:“先前宿大人也说梁山贼寇不过一两万人,天下还不至大乱。如何现在却要逼得皇高低罪己诏,皇上罪己诏一下,无疑会成为那些乱臣贼子的笑柄,也会载入史册。不知宿大人是何用心?”
不过二人也不敢踌躇,只能和群臣一起高喊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宿元景奏道:“梁山诸人固然殛毙了高大人,但是他们在济州倒是宣读了高俅很多罪行,梁山头领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只因为高大人之子觊觎林冲娘子美色,便被害的走投无路。高大人之死也是事出有因,梁山诸人和王庆、田虎那般贼寇倒是分歧。”
还常常带着赵佶微服出宫,逛青楼瓦肆,如果有绝色女妓,他们也会带着赵佶去尝鲜。
宿元景看赵佶神采,也不由悄悄点头,不过他也怕一下弄出很多奏折来,反而把赵佶又逼回本相,荒废了朝政。
宿元景见状,也只好道:“皇上圣明,不过广开言路之事倒是不成再拖,皇上可下旨万民皆可上书,体味民情,方好对症下药,鼎新弊政。”
宿元景固然受了一场惊吓,但看天子悔过,也是大感欣喜,出列道:“皇上圣明,皇上资质聪慧,若能勤恳治政,不消数年,必定能国泰民安。皇上也能成为一代明君。”
王黼奏道:“百姓只存眷自家绳头小利,对朝廷政令能有何观点,何况一旦让百姓上书,必定是让朝廷减税,现在战事吃紧,国库垂危。如果让他们上书,必定也没法采取,到时恐怕还会让百姓觉得皇上只是做做模样,反而不美。”
蔡攸也道:“臣觉得现在最紧急的事还是派兵剿除反叛的贼寇,朝廷以雷霆之势一举剿除他们,便可震慑那些刁民。不然皇高低罪己诏,也只会让那些贼寇觉得皇上是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