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晁氏水浒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梁权利

我的书架

晁盖点头道:“这个设法不错,既能让他们术业有专攻,又分了知州、总督的权。这些文人也就闹不出甚么乱子了,梁山老兄弟执掌兵权,我倒是不担忧军事,只是一起政事都交给那些文人,我倒是不放心,分了权就好了,转头我和宰相、参知政事商讨一下鼎新科举的事情。”

豪情他在火线厮杀的时候,晁盖也在前面和老天做着斗争,当然另有海内那些赃官贪吏。固然火线没有刀光剑影,但公开里的争斗也毫不会比火线轻松。

参虎帐出来已是傍晚时分,城中炊烟袅袅,饭香扑鼻,但是城中也覆盖了一股黑烟。

晁勇想了想,道:“不消,科举中不是有明法科吗?”

晁盖点头道:“不商讨恐怕都不可。”

晁盖点头道:“你的意义是有了这两门学问,也不能断了儒学?”

晁盖疑道:“为何?”

想到吴用,晁盖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痛苦。他和吴用是多年厚交,当初劫生辰纲,便是吴用出的主张。如果没有吴用,或许他也不会上梁山,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梁。但是两人多年的友情,倒是敌不过权力的腐蚀。即便吴用已经是朝中文官第一人,但是他还是盯着皇上手中的权力不放,想让宰相的权力更大。

晁勇没有做过农活,对稼穑也不体贴。听得晁盖这般说,这才想起他带兵声援西北时,几近没有碰到雨天,即便有雨,也只是半晌即停。厥后行军门路上也不时看到蝗虫,他只觉得是当代的生态环境好,也没想到蝗灾这一茬。六月他在兴庆府筹办班师时,便是被连续三日的大雨挡在了兴庆府,唐徕渠中河水都暴涨,也难怪黄河决口了。

晁盖也很有兴趣改天换地,问道:“你新设的数学和物理不消重新开科吗?”

晁盖点头道:“唐朝、汉朝也不过持续数百年,我也不敢苛求大梁能万世永固。不过让百姓过的好一些,我晁家江山老是能多传承几代。再者之前我是没法窜改天下,现在有了窜改天下的才气,如何能不做一些尝试。之前我们替天行道,也只能杀一些赃官贪吏,现在我们得了江山,有才气了,天然应当扫清寰宇,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历朝历代都有宰相,废掉宰相,有些不当吧?”

晁勇也做过功课,笑道:“周礼中有六合春夏秋冬六官的排序,天官吏部,地官户部,春官礼部,夏官兵部,秋官刑部,冬官工部。大抵没有甚么题目,不过儿臣觉得六部完整能够没有排序,六部尚书互不统属,也没有凹凸,如许才气分权。不然有了凹凸,恐怕只是把宰相变了个称呼罢了。至于吴用三人,赵明诚家学渊源,能够掌管礼部,吴用是梁山白叟,能够掌管最为首要的吏部,张叔夜朴直不阿,能够掌管御史台,御史台的职位也和六部并行,各州府都设分台,羁系天下官员。”

晁勇悔恨赃官贪吏,综合了两世的感情,现在看到晁盖也支撑他,喜道:“父皇高瞻远瞩,我晁家坐拥天下,最大的财产就是天下百姓。只要有百姓拥戴,我们就不缺兵马,也不缺官员。官吏只是我们提拔出来帮着我们管理天下的,最不值钱的也就是他们。即便把他们全数换掉,也总能再找出来新的官吏。但是没了天下百姓,朝廷倒是没了根底。宋朝天子笨拙,信赖甚么天子是与士大夫管理天下,对士大夫刻薄,对百姓却视如猪狗。特别到了赵佶这一朝,重用的尽是蔡京、王黼之流的士大夫,为了满足小我私欲,搜刮天下。逼得天下百姓造反,最后不利的还不是赵家。那些士大夫有几个情愿陪宋朝共存亡,如果我们赦免蔡京、王黼之流,他们必定一个很多的归顺我们。”

推荐阅读: 秦兵小将     穿书:我在诸天万界找主角     君临天下     放纵的青春期     我的老婆是唐婉     妾本贤良     许你一笙安好     仙灵途路     头号娇妻:少帅,你挺住!     小狐狸,来修炼啊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     我亲爱的僵尸先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