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攀上蔡京,那今后朝堂之路便好走多了。
戴宗看有了复书,便抱拳道:“既然有了手札,戴宗这便回返江州,免得光阴长了,被黄文炳那厮思疑。”
晁勇看了世人一圈,笑道:“也不消很多头领,便再请十个后上山又没带兵的头领走一遭吧,也不迟误盗窟练兵。便请武松、鲁智深、杨志、穆弘、李逵、孙二娘、欧鹏、马麟、项充、李衮十人吧。”
吴用请了萧让、金大坚上山后,晁勇又叫来蒋敬,四个读书人商奉迎蔡京复书内容。
吴用拿起印章看了看,然后谨慎的在萧让誊写的复书上用了,拿起复书和蔡京书帖,递到晁盖跟前,道:“哥哥请看,可有脱卯之处?”
晁盖看了看世人,道:“还要请一些弟兄与我一同下山,往江州走一遭,救出宋公明来。”
戴宗只觉得投了回书便没事了,却没想到黄文炳会这般耐烦和他说话,略一停顿,才道:“我到的东京投书时已是傍晚,门子接了手札,便让我第二天再来等回话。我在城里胡乱找家堆栈歇了一夜,次日大早便赶到蔡相府候着,直到下午那门子才送出来复书。我拿了复书,也不敢担搁,便一起飞奔返来了。”
“洒家也愿走一遭。”
晁盖想了想,儿子仿佛比他更合适一些,便道:“那此事便由你去办,只是必然要救出你宋三叔来。你看要带多少兵马去?”
晁勇点头道:“爹放心,孩儿必然救出宋三叔来。带多兵马,恐轰动沿途州府,孩儿便只带我的一百亲兵,再请一些头领互助便是。”
黄文炳正在府衙书房吃茶,听到戴宗已经返来,当即让人把戴宗请出去。
戴宗出去,先把回书呈上。
不过这也是晁英勇去救宋江的启事之一,如果满山的人都对宋江敬佩有加,那救他上山便真是养虎为得了。
“武松愿陪勇哥儿下山。”
晁勇又道:“戴宗兄弟脚程快,我们也不能担搁,便请大伙带了兵器在聚义厅前汇合,待我点起亲兵,我们便下山。”
戴宗也给州里很多官员跑过腿,每次都会多少有些赏银,没想到这黄文炳做了一州之长,反倒一毛不拔了,不过他现在也只求赚出宋公明,其他之事倒不非常在乎。RS
晁盖看晁勇只带一百亲兵和花荣等十二名头领,不由担忧道:“只要百十号人,是不是少了些?”
没想到这江州竟然藏了一个宋江,并且竟然是因误交梁山那伙匪人被刺配的。也不知济州知州如何会放过这个奉迎蔡京的差事,倒让他捡了个便宜。
黄文炳倒是想看蔡京对此事究竟有多热忱,道:“那你多久拿到的复书?”
话音刚落,花荣便起来道:“我与公明哥哥是存亡之交,此行花荣是必然要去的。”
黄文炳见得不到更多信息,这才挥手道:“那你下去吧。”
郑天寿在梁山的日子也不好过,清风山三个头领,两个被晁勇当场击杀。只要他留在清风山陪宋江和花荣,幸运逃了一难,不过上了梁山后也是被世人瞧不起,势单力薄的,听到要去救宋江上山,顿时也起家道:“小弟也愿前去。”
晁勇闻言,忙道:“孩儿先前走了一遭江州,路面也熟一些,不如便让孩儿带人前去。爹爹坐镇盗窟,以防官兵俄然来袭。”
当下戴宗拿了手札,便和阮小七一同下山出泊而去。
萧让一气之间便挥毫写成,并无半点停滞。
晁勇对呼延灼等人的痴钝倒是也没有不满,毕竟此次下山也不是为了梁山大事。对归降的武将来讲,宋江不过是个郓城县小吏,还不值得他们长途跋涉去救,及时雨的名号也只对一些江湖男人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