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的火伴拥戴,“百姓不知内幕,我们可都晓得,当个彼苍大老爷没那么轻易。为民做主是该当,可同僚上峰部属都得打好干系,不然,到处掣肘,甚么都干不了。”
“对啊!蒋大人梭巡天下,不就是为了昭雪冤案,为民做主吗?”
“没错没错。”
明微定睛看了两眼,“咦”了一声。
百姓声呼,又有知府这般说话,蒋文峰已经没有别的挑选。
“对对对,何必劳累她们老妇弱女再跑一趟?”
浅显人皆有怜老惜弱之心,这老婆婆不但老朽还眼瞎,颤巍巍来喊冤,世人一见之下,先有了怜悯之心,又见女童哭得不幸,不免心生不忍。
祖孙二人连连叩首。
大道上,官轿公然停了下来。
“你将这位婆婆与她的孙女,一起带回衙门。”
此话一出,临桌的墨客就有人忿忿一甩折扇:“岂有此理!这是拿话逼蒋大人当众审案!”
“呔!你这婆子!”挎刀的衙役走过来,指着老婆婆,“要喊冤上衙门伐鼓去,本日蒋大人初到东宁,别来拆台!”
“七姐,你也感觉这蒋大人生得好?”明湘兴趣勃勃,“还觉得杨公子不下车,我们明天白来了呢!没想到这位蒋大人也这么都雅,明天真是来对了!”
但见这位蒋大人,比世人设想中年青很多。他十八岁高中,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官,本年恰好三十。但是面庞白净清俊,看起来只要二十多,比知府足足小了一辈。
这位蒋大人,身上除了读书人固有的文气外,另有一股不知出处的清灵之气。
知府这边翻开了轿帘,下来拱了拱手:“蒋大人,既然百姓有求,您就审一审吧。此案是永平县上报的,下官已经看了卷宗,找不到错处。如果果然有冤,您来辨一辨,也免得下官判下一桩冤案,今后留下污点。”
那老婆婆睁着蒙了白翳的双眼,要求:“差爷,老婆子不是用心来拆台的,实在是没体例!求差爷给条活路!”
明微道:“他若不管,百姓们定然心生不满。”
那保护便走过来,说道:“白叟家快请起吧。你家的案子,便是已经判了,按律也是要复核的。大人奉旨梭巡,亦会复核处所案件。你就算不喊冤,这案子大人也会审的。”
“是啊,四周几个村庄,谁不说蒲氏为人好?真不像会毒杀公公的人。”
明微的眉头却蹙了蹙。
店家早就轰动了,蒋彼苍在自家茶寮问案,这等立名之事,岂会不允,当即应下。
外头的百姓们可想不到这么多,感觉杨公子这位侍女说得句句在理,便有人拥戴:“是啊!蒋大人,如果她们真的有冤,明天审和现在审不一样吗?”
真是如许吗?
“这可说不好。米婆婆是那蒲氏的亲娘,当然为女儿说话。”
“我姨婆家就在三树村,说蒲氏常日很孝敬,那日因为猪草打得迟,叫她公公说了两句。为了这点事毒死公公,太儿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