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是背厚面阔,重六十八斤的鬼头刀;剑是削铁如泥,凌厉刚猛的重剑;钩是兼顾裂骨,刃带分叉的鹿角钩;锤是穿金裂石,沉重霸气的八角流星锤。
四人俱是虎背熊腰,体力过人,手中兵器舞动起来,飞沙走石,劲风如刀。
目睹长枪奔咽喉而来,小马右手短刀去势不减,电光火石之间左手刀鞘倒转,套住枪尖斜推,长枪从颈侧一寸穿过。这一招险到极至,美满是两败俱伤的冒死打法,小马似是习觉得常,旁人看来却实是过分猖獗。
两杆镔铁长枪、两把钢刀外加一对判官笔复又将小马围住,五对一厮杀起来。
一个刀疤脸手执长剑削向慕容羽馨面门,剑招奇诡,专走偏锋。
他如一只雄鹰,又像一头猎豹,在等候最好的机会。
三人尽量贴身岩壁避开大半,其他或用剑击落,或以掌震飞,暖和无法之下缩在岩壁凸起之处,将包裹至于置于头顶之上。
暗器过尽,黑衣人已滑至,各自发挥兵器,分攻三人。
山道并不长,到岭顶最多也就三里摆布。
宽不过四尺的门路两旁绝壁峭壁矗立,道旁落石流沙日积月累垂垂堆至门路中,行走起来极不便利。
那梵衲初时见火伴攻向小马咽喉,自发得小马定会先自救,哪知小马兵行险着,等他反应过来,已经晚了。鲜血飞溅中,右手已齐腕而断,禅杖拿捏不住,掉在地上。
和尚故作正色道:“佛祖都说了‘我不入天国,谁入天国’。妖妖怪怪横行,和尚我不超度他们,谁来超度他们?”说完便要往山口而去。
和尚闻言,笑道:“歇了这几天,正浑身不安闲得很,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撒泼,和尚我刚好活动一下筋骨。”
使禅杖的梵衲一个回身,禅杖又拦腰扫来,小马以刀身格挡,顺势削向梵衲手腕。一杆镔铁长枪已刺向他咽喉。
掳掠、暗害、刺杀、伏击,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地理位置,因此这里又被称为“鬼门关”。
刚才前面暗器激射之时,慕容羽馨三人尚未到岭顶,猛听到头顶霹雷巨响彼起此伏,倒是大石头翻滚而下,半晌便把后退之路堵住。
走了约莫一柱香的时候,四人已邻近岭顶,四周一片安静,并无非常。小马感觉不太普通,这分歧常理,这是到镇上独一起,是极佳的伏击地点,仇敌竟会忽视掉?
暖和的景象就不太妙了。他的银针近间隔作战并没能阐扬甚么感化,目睹一个黑衣人舞着弯刀杀近,他唯有东躲西避,不时投以石块,但山道狭小,世人又相互在厮杀,那里有甚么处所闪避,情势非常危急。
头顶之上风云复兴,劲风袭来,暗器如天女撒花般兜头而下。藉此保护,七八个黑衣人沿绳索快速滑下。
只可惜他明天赶上的是小马。一声脆响,小马拳头后发先至打在他鼻子上,鼻骨碎裂声中,梵衲飞扑之势硬生生迫停,掩鼻暴退一丈以外,眼泪、盗汗、鲜血混在一起,神采甚是痛苦。
身形肥大的赤发男人手中双刀如急风惊浪,封闭下三路。另有一名壮汉如瞋目金刚般抡起手中巨斧,直劈横砍,气势刚猛的挡住退路。
他正待转头号召和尚他们跟上。锐物破空之声骤但是起,飞镖、袖箭、毒砂、弹珠各种暗器如暴雨般激射而来。
岭顶阵势稍为开阔,发挥起来更加便利。慕容羽馨已经到了岭顶,阵势陡峭开阔,剑招精美之势立显,如行云流水,变幻万千,较之方才尤胜三分,根基锁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