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蔓儿还拿出几个碎银子,装了个荷包,让五郎给鲁先生花用。
小七传闻是这事,乐的颠颠地跑过来。连蔓儿就提了个篮子,一手拉着小七,姐弟俩溜漫步达往二丫家来。
“蔓儿和小七来了,快上炕坐。”二丫的奶奶忙笑着号召道。
“这个时候没返来,怕是今早晨就住县城了吧。”张氏就道。
除了这些,连蔓儿一有空,还会叫上连叶儿下地去耢花生、拾谷穗。五郎和小七放学后,偶然候也会跟着一起去。
奉告连老爷子。武家兄弟又要赖租子了,到时候,听连老爷子说如何办,他们再给着力也不晚。
“都挺好的,说比咱这热。住县城衙门里,都做了城里人,比咱在村里强的多,还能有啥不风俗的。”连蔓儿就道。
如果是后一种环境,他们贸冒然地行事,那就有违连老爷子待人刻薄、宽和之道。
这么多人,一拥堵,摩擦就多了……奉上二更,求粉红……保举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仇纠葛。
“小七,”连蔓儿号召小七,明天又赶上私塾休沐的日子。“走,跟我去二丫家,咱去把猫抱返来。”
打谷场上的活计做完了,连取信又调集人手,持续修建新房。一应银钱,都是从连蔓儿这支取。因为到了最后,也是最关头的阶段,银钱真的像流水似的每天从连蔓儿手里流出去。
不过,她们谁也没闲着。
“都挺好的吧,在那边住的风俗不风俗啊?”二丫的奶奶就又问。
小七背的是四句绝句,浅近易懂、脍炙人丁。背完了,小七就坐下了。
“哥,小七,你俩学了啥咏月的诗啊、词啊的,给咱大师伙背几首听听呗。”连蔓儿就发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