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屋这边,坐的都是年纪较长的女客,有张氏的娘李氏,娘家弟妇妇王氏,吴家兴的娘王氏,连兰儿、王举人的太太、知县的太太,另有锦阳县里两位属官的太太。
连蔓儿家内院的上房,共有五间,东屋两间,是连取信和张氏的房间。连取信和张氏喜好大开间,是以,这两间房并没有隔断,和连家老宅上房东屋的布局相仿。
“女人再看看内里的东西,喜好不喜好?”小红又笑着道。
连蔓儿家俄然得了天子的犒赏,门前建了御赐的牌坊,这件事过分出乎她的料想。
不过,去上任的途中,在县城小住,古氏的说辞就有些变了。
“……家里的商队刚带返来,只要这么几个,我们老夫人惦记取女人,特地叮咛了,捡两个最上好、最精美的,送给女人。”孙大娘就笑道。
可连蔓儿这一家人,是如何发财起来的那?分炊的时候,明显是几口人都挤在不敷两间的配房里,穿的是补缀的旧衣,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粗饭,几口人加在一起,身上也凑不敷几文铜钱的。
且看当代女状师重生为当代女诉师,固然无钱无权被轻视,幸亏狡计多端、口吐莲花,伶牙俐齿能发财。
两架炕屏,一架绒面的屏风,上面绣着孔雀开屏,传闻是采取真的孔雀羽毛织绣而成的,合适稍冷的气候摆放,一架是鹅黄色的帛绢面炕屏,上面绣着四时花草,最适合和缓的气候摆放。
知县的闺女年纪虽小,却已经是一副矜持的大女人做派,进了屋,并不东张西望,怀大奶奶略看了几眼,便也不再多打量。
连花儿走进屋,就在西面靠炕一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二更,求粉红……明天来的女客,一概在内宅接待。从穿堂出去,就见偌大的一个院子,都是青砖铺地,错落地种着些丁香、夹竹桃,上房廊檐地下,是四个大缸,内里种的是石榴。四周的抄手游廊上面,摆的整整齐齐的,都是应季的红的、黄的、粉的月季,盛开的月季,每一朵都有拳头大小。除了月季,另有应季的菊花,多是黄的、白的,紫的,辽东府有的种类,这里几近都全了。
连蔓儿笑着走近连花儿,却在连花儿要将簪子插到她头上的时候,俄然仿佛想起甚么来了似地,略微往中间一躲。
连花儿的手就落了空。
连花儿笑了笑,只得将簪子重新又放入妆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