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胡思乱想。”沈六想了想,又道,“二老看着,都是会长命的人。他们现在,不是一年比一年过的更好,更欢畅了?真如果让他们返老还童,怕他们还不肯意那。”
“那倒是。”张氏和连枝儿都点头。
现在,固然五郎伉俪俩不在身边,小七也常出门,但是有小纪远在,连取信和张氏的糊口老是充分的。老两口儿将小纪远哺育的很好,并且身板也是以更硬实了。另一头,五郎和秦若娟在任上这几年,又添了一个小闺女。
沈六没说话,只低下头悄悄地吻了吻连蔓儿的头顶。两小我都能感遭到相互现在安好高兴的表情。
“都请来吧,那样更热烈。我家小麒麟儿和胖胖还没见过咱乡间扭秧歌那。”连蔓儿就笑道。
尽力糊口的光阴,结出累累硕果,比如儿孙绕膝,比如充足的糊口。对于老一辈,这就是最大的幸运。而对于他们,连蔓儿抬开端,看了沈六一眼,他们前面有更长的路要走……
大师伙说的是蒋氏。
“那……今后我们多来看看二老。”沈六仿佛是想了想,低声说道。
“小留住儿看着又胖乎了……”连蔓儿笑着让连叶儿和连坛起来,又将小胖娃抱在怀里,捏了捏他的小胖手。这胖娃并不认生,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猎奇地打量连蔓儿。
先出去的是连守礼和赵氏。两人身后还跟了一对小伉俪,恰是连叶儿和连坛。连叶儿的怀里还抱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
晌午,前后院摆了八九桌的宴席,光是小毛头们一张桌子就坐不下,连取信和张氏就笑的几近没合拢嘴。
连守义和何氏两口儿,还是奸懒馋滑,不过给罗小燕管着,倒是不出去肇事了。
连蔓儿坐在不远处,正逗着小儿子玩,她闻声了连取信的感慨,不由得笑了笑。时过境迁,很多事情和情感也就淡了。连老爷子的平生,能够说是兢兢业业。他为了一家子繁忙、筹划。他很偏疼,而一家子的生长也和他的初志大相径庭。但是不管如何,他始终是一个克己,并且尽力为了一家人的白叟。
“大师伙都过好了。”张氏笑着道,“蔓儿,我给烧锅屯送信儿了,明天你姥姥姥爷一家都来。”
一个还不到两岁的小胖娃,趴在垫子上,说是叩首,就像个团子打了个滚一样的,看的世人直笑。
这个时候就听得院子里脚步声。随后就有小丫头出去禀报,说是沈六来了。连枝儿、连叶儿和张采云就都相互互换了个眼色,笑着起家。各自找借口分开了。
二郎和罗小燕这几年又生了一儿一女,六郎由连取信做主,娶了连家一个管事的闺女,生了一个小闺女。连芽儿结婚则比较晚,因为周氏“离不了”她。大师要给连芽儿说亲,周氏因为“傻”了,啥也不懂,一向不承诺。连芽儿出嫁的年纪,在这个年代算是老女人了,这还是连取信和张氏看不下去了,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将连芽儿从周氏身边带开,给她找了小我口简朴的小户人家,如本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
住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畴前的少女光阴。而有沈六在中间,和她一起回顾如许的光阴,分享一些小时候的趣事,就如同沈六带她在沈府内,分享他的那些光阴和趣事一样,感受是那么的奇妙。
“若闲事挂记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沈六摸了摸鼻子,接道,随即见连蔓儿嘴角含笑,一双眼睛却如有等候,想了想,就又道,“若得妻儿常相守,便是人生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