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名琛和何桂清同为总督,免不了有着物伤其类的懊丧意味,叶名琛悄悄咳嗽一声,把话题转了过来,双眼似若偶然地盯着郭嵩焘,抚须说道:“伯琛,倒是还来得及问你的差事,皇上让你来广州的意义是?”
咸丰天子固然是听了皇后的意义,叫叶名琛曲意联络洋人,务需求迟延时候,可叶名琛还是一副老牌士人的架子,身上兼了五口互市钦差大臣的位置,可平时里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都是能推就推,不然也不会有客岁英军几乎攻占广州城的有辱国体的事情产生了。叶名琛却也是个有本性的官员,他以稳定应万变,对于英国人的谈判一概不予理睬,广州也不设防,乃至咸丰六年的时候,英国人攻到广州后,每非常钟向他的总督衙门开炮,他也不予理睬。
世人又唏嘘不已。
固然郭嵩焘说的含含混糊,可叶名琛心下雪亮,说的就是客岁产生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中法《黄埔条约》第二十三款规定,“法兰西不管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本地,任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中国把马赖正法,违背了应把逮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任务。遵循法度公理优先的法律观点,中国无疑理亏。
1856年10月8日早上八点,广东海军接获被劫贩子告发,吊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靠在广州黄埔。巡河海军千总梁国定登船搜刮,当时船长正在另一条船上用早餐未做停航之筹办。发明执照已过期12天,截留了十二名涉嫌私运的中国海员。但过后船长宣称目睹英国国旗被撕毁的全数过程,清朝官方予以否定。对比英国的帆海法律,任何一艘英国船驶入港口都必须卸下国旗。若当时升起国旗则表示海员筹办擅自叛逃(搜索当时船长不在船上),此说法的实在性已经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