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正走在一条清幽的碎石巷子上,两侧是连绵向上的缓坡,坡上生着各色树木,在这初秋的时节仍旧苍翠幽碧,另另有春季盛开的野花,趣意盎然,更有流泉如带、鸟鸣间关,风景确切不错。
李氏又客气地谢了她两声,倪氏亦将李恭唤了来,命他护好女人们,又遣出好几名老成的妈妈并粗使婆子,陈滢与李惜方才告别而出,转过一扇宝瓶门,径去寻幽探芳。
李惜是从小被宠大的,视这宠溺为天下间最天然之事,闻言也不感觉如何,只将那小脑袋昂得高高地,娇笑道:“大哥哥说不过我,那就算是输了,等一时到了桂树林,就罚大哥哥替我摘花儿去。”语罢便捂嘴笑了起来,又提声道:“小鹞子,我叫你带的竹篓子可带着了。”
冯妈妈本是许老夫人派来的,李氏平素并不太使动她,对她也非常客气,现在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自是要将这个技艺敏捷的管事派出去顶用。
在前头的大雄宝殿上了香、拜了佛祖,倪氏并李氏要去背面听方丈讲经,李恪与陈浚兴趣勃勃地带人登山观景,李惜便央告:“母亲,我与表姐去外头瞧瞧桂花可好?”
陈滢闻言没说话,一旁的李恭便改正李惜道:“登州府也不算僻远,仍旧地处中原。”
便在这笑声中,一行人转上了一条较宽的山径,面前风景蓦地一阔,想是到了半山腰处,而那花香亦随之浓烈了起来。
世人无声地走了一会儿,李惜便悄悄地叹了口气,转盼道:“平常我只说江南好,现在看来,便是这僻远之地,风景也是上佳的。”
陈滢的冷酷并未对李恭形成任何影响,他面上的神情仍旧非常安静,说了句“不敢”后,便又不紧不慢地将那万安寺的来源、典故娓娓道来,陈滢便作洗耳恭听状,只温馨地听他说着,也不插口。
“女人好快的脚程。”身边传来了冯妈妈的声音,听呼吸似是略有些短促。
见倪氏应下了,李惜直是喜得无可无不成,笑着迭声应是,那厢李氏便将冯妈妈也唤了过来,低声叮咛她:“劳妈妈跟着女人们同去,老太太说你会些拳脚,烦请替我多多看顾些儿。”
陈滢见状几乎发笑。
李惜的面上立时暴露笑来,按例拉着李恭的衣袖直摇,口中将那“全天下最好的哥哥”又说了几遍,直引得世人皆笑。
这段略显难堪的对话并未持续多久,那知客僧便到了,李恭告了个罪,便去前头与那知客僧谈判,陈滢这才松了口气。
望着陈滢主仆消逝的方向,李恭的面上划过了一抹如有所思的神情,却也未曾追上去,辨了辨了方向,便徐步踏入了林间,倒是朝着李惜消逝之处而去了。
冯妈妈便忙躬身道:“夫人放心,有奴婢在,定护得女人们全面。”
这么大个儿的竹篓子,就算让李恭不吃不喝摘上一天的花儿,也一定能摘满。
李惜给丫环取的名儿皆带着几分憨气,偏她的丫头也以憨头憨脑的居多,这一个叫鹞子的是个才将十岁的小丫头,弯眉秀眼,生得非常讨喜,圆鼓鼓的脸庞还带着婴儿肥,此时闻言便脆生生隧道:“回女人,婢子带着了。”一面说话,一面将身子半侧了,暴露了身后那半人高的大竹篓来。
陈滢自不会理睬身后事,只埋头疾行,直到走出了李恭的视野,那种如芒刺在背的感受,才真正消逝了去。
山寺清寂,并无几个拜山的游人,一阵阵钟声次第响起,在山谷间激起覆信,悠远而又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