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信叹服,“此计甚妙,大人贤明!”
看来这就是方世泽所说的证据了,苏锦楼瞥见手札上还盖着凉王的私家印鉴,思路就有些飘远,话说这当代有没有近似于防伪标签的东西?别人是如何鉴定私家印鉴的真假的?如果别人捏造手札印鉴岂不是很冤?
“大人对凉王评价如此之高,”亲信意有所指,“可太子倒是大庆的正统。”
“是!下官辞职。”二人领命退了出来, 随即相互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法, 如果上官当场斥责降罪, 他们还能稍稍心安, 可现在只轻拿轻放,看来上官对他俩是绝望透顶了,估计今后也不会再委以重担,他们的出息算是断了。
“大人本来是想将证据交与太子殿下,让殿下看清冷王的真脸孔?”
底下跪着的两人满脸惶恐, 连连请罪,“部属办事不力, 请大人降罪。”
“这么说, 人追丢了?”烛光亮明灭灭, 方世泽面色不明, 半张脸隐在了暗影当中, 显得有些诡谲, “这么多人, 追捕一个受伤的逃犯, 竟然还把人给追丢了?我要你们有何用?”
亲信忧心忡忡,“可宁殊确系为凉王安排的探子,大人应当早做筹办才是……”
“唉,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怪我办事不全面,怨不得别人,接下来城内的戒严与抓捕宁殊,还需求你多照看着些,希冀其他几个废料抓人,估计人家宁殊早就在凉州城内清闲了。”
刑不上大夫?人家学政大人还在那边看着呢,与藩台打个号召,给他扣个伙同别人刺杀朝廷命官的帽子,刚到手还没捂热的秀才功名转刹时就能没了。
唉,谁能想到,学政大人身边的亲信竟会想不开的行刺杀之事呢?他们明显跟着血迹一起清查,却恰好把人给追丢了,就算那刺客有飞天遁地的本领,也不该逃出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究竟是如何不见的呢?难不成一个大活人还会平空消逝不成?
苏锦楼拆开从刺客身上拿到的信,信内是凉王府内的管家叮咛长乐王府内的探子公开运作,在长史蔡文洪的面前用心暴露马脚,让其拿到捏造的造反手札,并且还言明会好好照顾探子的家人,话中之意较着是为了取信于蔡文洪让探子名誉捐躯。
自出了兵卒搜检一事,苏锦楼就用精力力死死监控着方世泽,直到深夜才听到了他与亲信的对话,也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苏锦楼看着地上的尸身沉默不语,尸身已经生硬,额头处有一圆形弹孔,四周血渍凝固,弹孔上面是一双死不瞑目标双眼,眼中仿佛还残留着几丝惊奇,此人,恰是当初从背后攻击苏锦楼的年青人,也是方世泽遍寻不到的宁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