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拿他没体例,只好先让人上热水热敷,然后趁着六阿哥没防备时,号召苏伟按住他。紧接着,东五所发作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尖叫声,把几位阿哥都轰动了。
四阿哥正在上课,苏伟与他熟悉,便迎了上去。
兄弟们过来问明环境,一个个都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被按摩完后的六阿哥就只坐在床上,围着被子,泪眼汪汪地谁也不睬。
德妃从旁举起酒杯,“好了,好了,两位姐姐宴席上就别聊这些家长里短了,我们都举起杯受大阿哥一敬吧。”
此事可大可小,如果故意人拿来做文章,六阿哥的名誉就全完了。德妃娘娘气的不可,当即把胤祚宣进宫,罚他整整跪了一夜,以后持续一个多月,六阿哥都彻夜誊写礼记。苏伟一向很猎奇,德妃娘娘罚了多少遍,但他没敢问,因为喜好罚人写字这个弊端貌似有遗传的偏向。
“如何了,小吴子?”
三阿哥从旁道,“是啊,胤祚自小在德妃娘娘身边长大,孩子气一些也是应当的。偏你和五弟都那般懂事,好不轻易有个小的,就由他多玩玩吧。”
太子率文武百官与南苑南红门迎驾回宫。
六月月朔,皇上巡幸塞外,太子、大阿哥随驾。送走銮驾的第三天,苏伟正坐在廊下发楞,就见五所的小寺人跟着萧二格冲了出去。
六阿哥迁宫当天,正三所的两口箱子引发世人重视,胤祚蹦跶着去翻开,成果神采一黑,整整两箱的书。这些恰是当初皇上第一次赐给四阿哥的那两箱,四阿哥已经都看完,也在上做了标记,叨教了皇上以后,又送给了六阿哥,可说是充分阐扬了这些书的能动代价。
在苏伟看来,四阿哥还是很喜好当兄长的感受的,看他平常老是看顾五阿哥便能够晓得了。不过这也让苏伟担忧和迷惑,毕竟汗青上的雍正爷可不是一个非常顾念兄弟之情的人。
梁九宫,康熙爷的贴身大寺人,最得圣上重用,就是敬事房总管顾公公,见到他都得施礼下拜。从某一角度来讲,他就是康熙朝的“苏培盛”。
乾清宫外,苏伟和几个皇子的贴身寺人一起站在日精门墙角,以他们的身份现在还不敷格进到乾清门内。
“苏公公,”王钦回礼,走到苏伟身边,“阿哥有甚么叮咛吗?”
其实在苏伟看来,六阿哥才像一个真正的六岁的孩子,生机四射、热忱好动,偶然狠命地招人疼、偶然调皮得让人想掐死他。对比起来,他们四阿哥不说,从小在大臣家长大的大阿哥、三阿哥,在太后身边的五阿哥都有一种与春秋不符的成熟。不过话说返来,六阿哥如果生在当代统统都好说,可他偏生在大清,偏生在爱新觉罗家。
“甚么事?”
第二天,皇上召各皇子往乾清宫见驾。
“不是,我有点事儿要叮嘱你。”苏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