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靠笸箩摇的元宵,煮出来的口感更偏丰富软糯,不似汤圆皮带点弹脆,内里裹的是传统的芝麻、五仁、山查、桂花和赤沙糖等馅。官方卖的东西,搁的油、糖便少些,因气候冷,馅儿冻得硬实,元宵煮熟了馅料还没完整熔化,吃起来有些沙沙的口感,混着粘糯的元宵皮,另有一番朴素天然的苦涩甘旨。
这几位天使恰是来跟他学种稻的,故此并不抉剔处所,只一叠声叫人拿铺盖畴昔铺上。周王亦是一起舟车劳累,用餐时也只拣了几筷糟鱼,几块烧羊肉,稍用了些炒的暖房青菜,便搁下筷子对舅兄说:“本王有些累了,桓大人且替我接待诸位大人。讲学之事是父皇亲下敕命,望宋先生多多用心,与桓大人商讨着安排吧。”
宋时蹭着周王的车回城,路上倒是真逼真切地给他讲了一起水稻多种疾病表示。到得府城里,又将他们府衙备下的席面送到周王府里,两处宴归并成一处,安排了一场端庄的大宴洗尘。
甚好,此事就是越早安排上越好!
若单看这满桌鱼肉,倒不似在陕西,反而有几分江南鱼米之乡的模样,惹得那十位朝廷官员也想起听讲学时在台下闻声的“稻田养鱼”故事,越焦炙切地想跟他学稼穑。
不过那殿里病人多,周王身份贵重,略微传上点感冒甚么的大师都担待不起,还是不要去看了。
若还要看, 就在中间小摊上盛些现煮的元宵、羊肉汤面、丁香馄饨之类;若已觉着看够了, 便可回府歇着。王府那边必已做好了迎驾的筹办,就是汉中府衙里也早安排人备了宴席,等着他们归去喝酒。
从十月冬闲到上元佳节, 汉中府的“三下乡”活动在汉中府城郭十三坊,城外东区二十一坝, 南区二十一坝, 西区二十八坝,北区十八坝……已轮番演过了几轮。现在舞台下坐的不但是本地乡民, 更有本土曾经看过的人来续场, 一面看一面给新看的人讲授。
吃了两三个元宵,反倒勾动了驰驱大半天的饥渴颓废。世人商讨着就此回城,端庄吃些东西再安息下,周王也无贰言,只要些可惜没见着医药下乡的讲甚么。
周王挥挥手深藏功于名,扔下他们回后殿歇息。桓凌代他主持了一场宴会,又安排人备车送走朝廷派的学习生,返来再问宋时已经送走了本府官员,非常自发地到他房里等着了。
周王本身穿戴丰富的棉裤、长靴,内里又搭了紧身保暖的棉毛线衣,风吹不入,不觉酷寒,却还体贴随行诸大臣,欣然道:“那我们先买些官方的元宵,吃得身上暖了,再乘车回城。”
宋时见他也正看向本身,干脆连那遮面子的书也不要了,直接扔到后书架上,上前一步,朝他伸开双臂:“这几个月桓大人在外驰驱劳苦,下官常常想来,恨不能以身跟随。之前便见着大人的公服穿在身上晃闲逛荡的,未知是否因公事辛苦,瘦损了身躯?”
宋时跟着桓凌混上了周王的座驾,分了一小盅现煮出来的热元宵吃。
桌上、两边灯架上燃着两对灯烛,照得满室透明。他设想了好久的宋时就站在劈面粉墙下的书架旁,手上握着一卷书,册页是翻开的,那只手却只松松垂在腰间,连看书的姿式也不摆出来,一双眼只凝神看向他,眼中仿佛映着灯烛的光芒,敞亮又昏黄,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目光。
“本年所排新戏只这本《岳飞全传》,现在也演过了。若要听讲农学, 来日汉中学院开课自有讲学,下官也还在这里,不必在这露天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