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按着那本脚本,求贤若渴地望向两位御史:“却不知吾兄可有熟谙的名家,能改好这个故事?”

两位御史不专民政,倒是看着他那篇漫笔感慨道:“宋兄忧国忧民之心,于斯可见。方才见这文章,听君一语,才知丰年亦有可忧之处,直如醍醐灌顶。惜乎这文章前半篇意义深长,后半篇倒有些落入俗套。若只将前面谷贱伤农之笔独立成篇,却好是一部讽喻劝世的佳作。”

但和讲义里分歧的是, 这些人在低价卖粮之时,传闻官府开了公允仓收粮,粮价一如平长年。世人由悲到喜,推着车、扛着粮袋到公允仓前售粮, 换了银子抵还旧债,而后买了自家要用的化肥、农药、水泥、耕具、棉毛线等回家。

“公私仓廪俱丰实”这句诗说动听,但粮食在仓里会霉烂,被鼠蚁窃咬,久存之下还会红腐。且以宋时这类嘉禾的本领,秋收以后夏收又可歉收,夏收以后又是歉收,他汉中府收的粮食只怕建多少堆栈也存不下,究竟筹算运往哪处?

“但诸位大人回朝以后,还担当着将这歉收之法推行至国朝十三省处所的任务,到时候各州县都粮食丰足如此,不能再如我这般转卖邻省,诸位身为国度重臣,当如何稳定物价?”

宋时一只手撂在稿纸上,抬眸扫向世人,含笑反问道:“我这汉中府不过一中等府,将官田民田,都合起来才不过一万五千余顷,算他一顷都能产两石粮,也只三百万石。撤除赋税租银,分至府中廿二万人丁头上,一人摊得不过十余石,转卖到西北诸府州自可化解。”

信里还附着那出戏本来的草稿,笔墨朴素清通,却将生民多艰之态写得栩栩如生,令观者不由为之心生哀戚。

他将那份文稿重新看到尾,再转返来几次看了几遍,心境纵横,叫小厮拿帖子请人,先和同道老友喝一顿酒,再筹办将这文章改编成脚本。

他竟然要写宋三元的新戏了!

脚本如果写得好,悲剧也不要紧啊!归正搬演结束以后,他还能直接原班人顿时去打告白么。

――之前只想着将种嘉禾法传遍中国,就能使天下粮仓丰实,百姓安居乐业,现在被宋大人笔下故事提点,才认识到这繁华背后也有危急。

户部何员外等人听着自家官署被点名,也惊醒过来,看向宋时。两位御史便把宋时要请人改编杂剧之事又说了一遍,又问他们:“我二人都觉得徐君才情文采最好,故向宋兄保举他,未知兄长意下如何?”

宋时心虚地朝外看了一眼,肯定桓凌好好儿地在周王府本身那院子里上班,这才定下心来,谢道:“徐贤兄这般抬爱,宋某实在受宠若惊。”

本年秋收以后他们就要还朝,来日往各省及府州推行种田良法,自也要担上平抑粮价的重担,现在便开端引发朝中物议,应对商家压价之事也不早了。

但是宋大人请看新戏这个名为嘉奖,实为夫役的前提,门生们都敬谢不敏。倒是没见过他“志愿加班”大・法的诸位大臣对这出新杂剧度量胡想, 主动要看他的本子。如许主动上门――很有能够还不要人为――的好作者宋大人岂会拒之门外, 回到府城便将人迎入自家书房,拿出了魔改后的《多收了三五斗》与世人看。

翰林、户部诸人一方为储相、一方主农政,于此事都是切切相干,不觉顺着他的说法思虑下去,忧心起了来年若谷价大跌,该如何保护种田人家的生存。

世人赶紧起家行礼,答道:“事不宜迟,我等这就归去写信,来日便与存候折子一道递回都城。”

推荐阅读: 星海仙冢     万国侯传     变身土豪少女     憨婿:开局爆打长公主     总裁大人别过来     都市之最强逆袭     武御圣帝     武动苍穹     变身超神学院瑞萌萌     不良世子妃     娇妻太萌:老公,别过来     神医奶爸的逆袭人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