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个画像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为昭勋阁二十八功臣中的十五个。
提及来,曹友闻、曹友万兄弟,还是曹玮的十一世孙辈。现在曹氏兄弟身居高位,军功卓著,曹氏一门,算是王谢有后了。
“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得胜。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出神速不成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获赠侍中,谥号“武穆”。”
“……合肥包拯者,可谓法律之臣,儿童妇女犹知称之。然其浑厚忠恕,又其立操行己之本,故虽法律而民不觉得残也。人主得斯人而用之,则能够振纪纲,整民风,其于治道非小补矣。”
颠末三年金陵书院的学习,一年金陵讲武堂学习的他,于兴庆五年插手杜杲的淮东路麾下,插手过剿除李全数和对金军的作战,现在的贾似道,已经军中的一名副统领了。
昭勋阁中,讲授职员的声音传来,前来观光的旅客们,不管是军伍之人,还是书院门生,又或者是旅人游人,都是听得津津有味。
实在严格意义上来讲,韩柁胄固然官至太师、平章军国事,但他是勋贵以后,以恩荫入仕,已经不属于文臣的范围了。
这小子性烈如火,称心恩仇,他如果发作起来,但是不得了。
“天子对岳飞尊崇有加,已经尊他为北王,谥号“武忠”;宗子岳云、部将张宪别离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勇;秦桧的虎伥张俊、万俟卨二人被夺王爵谥号,和秦桧一起追为缪丑。你就不要介怀呢!”
曹玮能知厮啰之必叛,瞻望李德明之可图,定夺李元昊之必反,其之睿智,岂徒决兵家之胜负罢了哉?称为宋之良将,一点也不为过。
堂堂国舅,只是个副统领,仿佛不是皇亲国戚应有的职位。但对于年青的贾似道而言,倒是很满足。
不消说,这是“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范文正公了。
世人都是点头称是。能让向士璧这个狂民气服口服,可见大宋天子的魅力。
“朕观自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罢了……”
文臣则是:王安石、包拯、赵普、韩琦、范仲淹、宗泽、虞允文、韩柁胄等八位。
武臣有岳飞、刘锜、狄青、曹玮、李继隆、韩世忠、种师道等,共七人。
“岳飞洁身自好,从不纳妾。当时的蜀帅吴玠听闻此事,遂费钱两千贯买一女子送给岳飞。岳飞把那女子连同嫁奁全退了归去。并说:“现在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乐时耶?”吴玠传闻后,对岳飞更加恭敬。有人曾问岳飞:“天下何时承平?”岳飞答复:“文官不爱钱,武官不吝命,则承平矣。”
高傲宋建武四年春以来,大宋天子赵竑不知处于甚么心机,把一份大宋自主朝以来的十五人功臣名单交给画师,下旨画师把这些功臣的图象画下来,然后把这些画像挂于里馆阁,以供世人观光怀想。
“欧阳修这酸儒,实在可爱。本朝以文制武,不知使多少忠义志士藏匿,又不知使多少人报国无门。文风周到,武风荡然无存,乃至于宋室南渡,有力北顾。当真让人唏嘘!”
阁楼中,一张画像前,讲授职员侃侃而谈,恰是被天子追谥为“武忠”的一代名将、民族豪杰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