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嬷嬷听到这里不觉得意的撇撇嘴道:“切――十天半月才气得几个钱?没得最后利钱没吃到反倒叫人把本钱都给卷跑了。那样一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常有很多买卖人看到船上运来好货了,却因为手头财帛不敷而错失了良机。传闻好多人在通州那头拿上货,然后运到都城里头当即倒手一卖,银子很快便赚到手了。
尤氏点头:“是,不但是隔壁,我们这条巷子里头好多人家都发了财了。不过传闻因为隔壁舅娘与那放贷的人非常熟悉,以是给舅娘的利钱要比旁人家高出五厘来。”
尤氏听到此话后倒是少有的辩驳了自家婆婆一回,她摇点头说:“旁人家如何放贷的我不晓得,但是这家倒是信誉好得出奇。”
天下上真有这么好挣的银子?如果那本钱不是几贯铜钱而是几十乃至上百两的银子,那成果又将如何?想到这里,朱嬷嬷也忍不住冲动起来。
“你骂谁知己被狗吃了?”朱老爹一拍桌子站起家来指着朱嬷嬷大声吼道。
朱嬷嬷是在大户人家做了几十年的,多少也是有些见地的。关于通州船埠那边放贷给买卖人的事情她之前也曾经耳闻过,这类事情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确实在有很多人在做的。只是她向来都不晓得,这里头的好处竟然如此庞大,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
以是把钱放到他家生息的周期短,常常十天半个月就能得一回利钱。”
尤氏一边哄着怀里的儿子一边对朱嬷嬷说:“婆婆,刚才正想与您说来着,适值宝宝他拉了臭臭,等儿媳清算好了再找您时您却早一步畴昔隔壁了。以是――”
她耳边又传来儿媳妇尤氏的必定声:“真的,婆婆。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们这条巷子里头好多人家挣的钱都翻好几番了。人家但是放给端庄做买卖的,即便到期没银子还,另有好多货色会半价抵债呢,那放贷的人底子就亏不了的,只要把货色低于市场价卖了,银子立马就周转返来了。”
说到这里她以非常羡慕的口气凑到朱嬷嬷身边说:“您不晓得,这巷子里头已经有好多人家赚的利钱都超越原有的本钱来啦。纵使真如婆婆所说,被人卷钱跑路,可大师底子就是一点亏都没吃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