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回到肩舆旁,小包子亲手把福包呈给老夫人。丫环又把花和手链拿给前面的几个肩舆里的人看,江又梅把手链在丫环的手腕系上后,这么大笔买卖当然是美满地谈成了。
“儿子,这就叫没好机遇等三年,有了好机遇咱就挣三年。”江又梅在小包子耳边悄悄说,“再说,他们不会亏损的,拿归去当样品做了卖,赚的何止百倍。”
江又梅从背篓里拿出一个手包,白衣公子拿过一看眼里充满了冷傲,“好精美的荷包。”
“他们是贩子?娘如何晓得?”小包子崇拜地看着他娘。
小包子的模样惹得四周的人都笑了起来。
白衣公子挑了挑眉毛,“有好东西怎地不早拿出来,快拿出来爷看看。”
江又梅看到小包子在那边说着话,固然听不清说了甚么但也看得出这桩买卖做成了。一会儿,又看到小包子领着个丫环走了过来,“另一个福包咱也送给老夫人。”
阿谁丫环看老夫人喜好,就问:“这福包多少钱一个?”
这也是江又梅头天早晨教的,凡是进寺庙的人所求不都是这几样?
“太贵了些,小娘子不刻薄。”
他们走了老远,小包子才把半张的嘴合上,这怎地像作梦?太不实在了。
“这不是荷包,是手包。”小包子改正道。
两人躬送几顶肩舆走后,按着狂喜的表情回到之前的摊前,桑葚和干磨茹早卖完了,他们拿着先前买的席子和碗,背上背篓和摊犯们告了别就走了。
丫环看到这些头花、手链立即喜好上了,再说这小孩子但是得了老夫人的心了,就说道:“把这些也都带上,说不定我们蜜斯奶奶们喜好就都买了。”
谁是最受卖家欢迎的主顾?这位就是!江又梅真想给这小女人发个“最好主顾奖”。
“哎哟,可真是个好孩子,快快,赏十两银子。”老夫人是真欢畅了,这真是个好兆头,但愿我儿我孙儿此次能旗开得胜,平安然安。
一个婆子也眉开眼笑地拿了一个十两的银锭子装进荷包递给念儿。
小包子看了她一眼从速垂目作了个揖,“老夫人好。”
江又梅脸红地想,这臭小子忒精忒夸大了,只是教了他这个顺口溜,哪逞想他不但能把别人的创意精准地解释出来,还能无穷地拓展开来。
看来她此次不听儿孙劝止执意来灵济寺还真是做对了。
“为甚么,怕我们不付银子?”丫环不欢畅了,中间的几小我也沉下了脸。
看着她娘把两锭银子揣进怀了,有种想把银子再取出来啃两口的打动。
江又梅拍拍怀里的银锭子,心说要谨慎再谨慎,别被抢了去。小包子捏了捏布袋里的铜钱,心说要重视了,别被顺了去。
“噢,手包,构思倒是奇妙。如何卖?”白衣公子问。
这时一个丫环走了过来,“小弟弟,甚么福袋那么好,快拿去给我们老夫人看看,如果好的,可少不了你的银子”。
“五两银子一个。”江又梅坐地起价。
“福是要送的,我把这福包送给老夫人,老夫人看着赏点银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