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并非兵家要地,便是临时失了,于平乱大局也无大碍。当时他刚从江北领兵南归,不去解最要紧的建康之困,却先去救了宣城,过后还亲身入城寻你。他已年过三旬,我却听闻,他从未娶妻。说他对你别有用心,不为过吧?”
***
两年之前,时任兖州刺史、镇军大将军的李穆去往淮北,预备别人生中第四次,也是打算最大范围的一次北伐行动。世代刺于荆州的门阀许氏,趁机策动了兵变。
李穆祖上,便如此一边以一己之力,佑着一方安宁,一边盼着王师北上,光复中原。
“阿姐……大司马该当不会如此……他如故意谋逆,两年之前,便不必接回你和登儿了……”
或许,堂妹的反应,本就在她的预感当中。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甚么?”
高洛神目露怅惘。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甚么?”
“阿弥,从小到大,阿姐待你如何?”
召高洛神入宫的,是当朝太后高雍容,高洛神的堂姐。
高洛神吓了一跳,仓猝扶起高雍容。
“姨母如果不肯救我,登儿便不起来了!”
这些年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断,高家之人,却从不逼迫于她。
但是,在苦苦死守了几十年后,期盼中的王师迟迟不见踪迹,而跟着北方羯政权的建立,李氏坞堡,终也孤掌难鸣,不成制止地走向了式微。
“阿弥,阿姐先前只为密查大司马的口风,故未奉告于你。现在唤你入宫,为的不就是和你商讨吗?逸安与你,本是神仙眷侣,何如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现在才不过二十五岁,合法女子平生大好韶华,莫非真要就此红颜凋老,孤守平生?逸安如是有灵,必也不肯见你如此。李穆虽出身庶族,但时至本日,莫说是我高家和萧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流派能撼动他职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曲了你!但你也亲目睹过,他样貌才调,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婚配……”
不但如此,他还亲身寻到了当时藏在密室当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然的处所,直到兵变结束以后,送她回了建康。
他十三岁便当兵,从一个最后级的伍长,逐步晋升,最后成为了应天军的核心人物。
“他能扶登儿上位,便也能废了登儿自主为帝。废立不过全在他一念之间。阿姐想着,他既倾慕于你,你若嫁他,有了联婚之亲,加上借你之力从中转圜,今后李穆即便效仿许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儿寡母,不定还能求个安然,安然终老此生,不然,他岂会容我母子?只怕到时,死无葬身之地!”
高洛神八岁那年,外出玩耍之际,不慎触了一窝马蜂,马蜂追蜇她的时候,高雍容不顾统统将她扑在身下,脱了本身衣物遮她头脸。待主子遣散马蜂,二人被救出时,高洛神安然无恙,而高雍容却被蛰得不轻。归去以后,她面额肿胀,昏倒数日,若非厥后求得良药,几乎就此丧命。
神州陆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时,李氏祖上不肯随流南渡,举家迁回了本籍地点的淮北盱眙。
***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本日,高雍容既如此开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岂会不知?故直言不讳。
高洛神心乱如麻,打断了高雍容的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