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说昨日午后的鏖战时,中行氏气势正盛,能和赵兵斗个五五开的话,彻夜过后,他们不但损兵折将,并且连范禾的头颅也未夺回,锐气已失,一个个有些泄气。
高强传闻公孙尨的尸身未找到,或许被俘虏,不由为之可惜,他凭着一双慧眼,将营中百态一一看在眼里。
赵无恤打击他们士气的战术目标,已经达到了。
他诚心肠说道:“我不但会舍弃中行氏,还情愿为将军效力,还望将军能放过我的族人。”
对于这件事,范吉射天然是气得七窍生烟,中行寅听闻失了翟封荼和狄人马队,也是破口痛骂不已。
公然,厥后那位鼓君不承情,降而复叛,但鼓国的白狄人却心念中行穆子的好,心甘甘心投奔他,鼓地今后便成了中行氏的领地,固然华狄稠浊,却没生出甚么大乱来。
夜色褪去。太阳还是升起,悠远的地平线上,初起的红日喷薄着夺目标光芒,赵无恤和麾下世人也押送着俘虏踏上归程。
“上国马队远胜吾等,自知必败,故而只能投降。”
……
“下臣必然为赵氏经心极力,从本日起,中行氏便不再是我的旧主,而是我的仇敌!”
翟封荼一个激灵:“小人乃是鼓城白狄,故以翟为氏,名封荼。”
昨夜的鏖战里,在翟封荼弃械投降后,他的族众也纷繁效仿,只要不属于他这一族的几伙狄人仍在抵挡,天然被轻骑围住分尸。
“我记得那些溪流是从百泉一带流出来的……”赵无恤目光北移,他的存眷点不但是中行氏的营寨,而是整条河道的情势走向。
但赵无恤嘴上却道:“哦?当年中行吴拒降时曾说过他的来由,鼓励忠臣,奖惩叛变,这是国度的大法。如果对投降的人不予夸奖,就是失期;如果赐与夸奖,就是夸奖奸恶。狄人中故意胸不满的人,晋国亦有之。若招纳奸降,就是用鼓国的例子来鼓励家臣怀有贰心。若因为想取下一座城而密切奸人,那中行氏的丧失就太大了……由此看来,我若纳降,也要承担很多风险啊,你且说说看,除了已经残损近半的部众,你还能为我带来甚么?”
赵无恤道:“提及投降,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更首要的是,就边幅而言,狄人和晋人实在没多大辨别,只是圆脸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