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郑国渴求百年的肥饶地盘,敷裕城邑,在端木赐口中,却成了……圈套?
他顿时狐疑起来:“子贡莫不是想要欺诈郑国去开辟荒地,而赵氏却能够在后行动吧!”
“伊洛?蛮氏?”驷歂微微一怔。
“反观晋、楚、齐、秦四强,郑武公、郑庄公时,晋国海内曲沃与翼的争斗没有停止过,国境被蛮夷包抄;而楚国的权势范围也仅限于江汉,介于蛮越百濮中;齐国僻居海滨,从临淄往东走一天,就是夷人的地盘;秦国更是范围陇山两侧,与西戎苦战。但是恰好是他们占有了天下棋盘的三个金角,一个银边,以是才敏捷崛起,成为边境数千里的大国,为何?”
驷歂点头:“郑国不缺人丁,郑地地盘狭小,而人丁浩繁,新郑周边的房屋混乱交叉,地步也被占有殆尽,无地之人或沦为盗寇,或转而经商。”
“总之我家主君承诺,郑国大可放心开辟西面,大河以南,赵毫不与郑争!等和谈时,还望在朝和郑伯能助我家主君一臂之力,在天子和晋侯面前多美言几句,让赵氏得以顺利归晋!”
如此便能……满足了?驷歂咋舌,就算如许,赵氏也东西各有千乘的基业了。他就担忧赵氏野心太大,大到想全取晋国,同时还保存鲁国,那就太可骇了。
PS:第二章,求月票,保举票,感激这几天的打赏!然后保举一本起点的小说《华娱》,看名字就晓得甚么范例了。
不可,家宰恐怕他看不上,但以郑国现在的格式,驷歂顶天也就能扔出去一个上大夫……
驷歂有些发怔:“为何?”
“妙哉,妙哉!”驷歂镇静地起家踱步,这是他做在朝以来,听到的最有远见,最有可行性的扩大打算了。
却听他殷切地说道:“请尊使说下去!”
这类人才,若能将他留在郑国,做本身的家宰就好了……
子贡顿了顿后感喟道:“实在,是郑国看错了方向,东方不但不是郑国的好处地点,还是束缚住郑国的圈套……”
“我家主君喜好玩棋,有次与我对弈时,他说了一句话,叫金角,银边,草肚皮……此言固然很俗,却一语道了然对弈的要点,在我看来,这句话也能放到诸侯相争上……”
……
子贡一笑:“莫非不是么?郑桓公迁国于河、洛、济、颍之间,为郑国立下了基业;郑武公灭虢、郐、胡三国而有其地;郑庄公以枭雄之姿,在中原纵横驰骋,被誉为小霸,让郑国达到极盛。这三代君主,都看清了天下局势,有极佳的目光。”
……
不过他很快就猜疑地盯着子贡:“感激尊使为郑国点明情势,但我还是有不解之处,赵氏现在与郑为敌,为何要向我献上如此奇策?”
但他随即又犯莫非:“我虽未亲身去过伊洛之地,可也传闻那边边疆瘠薄,是豺狼所嗷,狐狸所居之地啊。”
子贡一敲案几:“四国之强,伐蛮夷蛮夷是也!在朝且看,楚汾冒始启濮,楚武王灭麋、越、群蛮,楚庄王灭庸、群舒;晋灭骊戎、狐戎、赤狄、无终;秦景、襄二君逐犬戎,得周土,秦穆公开西戎,并国十二;齐国也灭了莱夷,这才拓展了边境,增加了人丁。实在郑国在庄公之时。也有灭尽伊洛诸戎的机遇,若早行此策,郑国的霸业,或许就不会在庄公一代人及身而止了……真是可惜。可惜啊。”
而伊洛之地的南边,另有另一个戎人建立的国度:蛮氏。他夹在晋、楚之间,本来是晋楚的缓冲,楚国衰弱后成了晋的属国,但新绛权威骤降,已经管不到那边了,蛮氏实在是个独立的小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