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惊醒的袁继咸望着滔天火光的九江城,绝望当中便欲他杀,却被左军突入强行掳到左良玉的船上。
马士英身边的崇祯朝大学士魏炤乘勾引马士英,说既然先帝太子在,那南京的潞王就当退位。
左良玉接信时正病着,加上清军打进襄阳威胁武昌,又不知阿谁太子是真是假,是以不敢承诺马士英。
“以大帅之军威,有太子之大义,何愁大事不成!”
弘光讪讪,也知本身皇位得自那边,便压抑此事,不准朝廷同清廷打仗。
“便是叔侄之君,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承平”。
黄澎提示左良玉一旦清军攻打,南都必不会出兵来援,到时左部一家独抗清军主力,那里能撑得住。败军如果东下,南都一定就怕,且凤督马士英也必不会如现在这般恭敬。
马士英原是要引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接引左部,可知左良玉竟病死在九江,现左部是由其子左梦庚统帅后,这位祸首祸首竟游移起来,不敢再行接引之事了。
降清当汉奸,左良玉是绝对不为的,但是跑,他是能够做到的。
左良玉是偶然令的,在得知清军追逐李自成进入襄阳,李自成被其谋士牛金星父子暗害后,这位手握二十万兵马的大明宁南伯没有被吓的降清,而是撑着病体做出决定,号令前番攻占承天、荆州、德安三府的所部兵马即行撤退,千万不要和清军有任何打仗,更不能进犯清军。
主政朝堂的大佬们自天子即位以来,一不思北伐,二不思清算吏治,反而热中于给二百多年前被明太祖正法的建国功臣傅友德、冯胜等人,被成祖殛毙的建文朝忠臣追加谥号,规复名誉,大抵这些大佬们觉得如许做就能唤起江南官民报国之心。
左良玉被说动,他现在的处境真的不妙。
因东林党人禁止其入内阁,弘光身边的宠将孙武进收银不办事,马士英对弘光朝廷一肚子牢骚,只前番唐王伦序不敷,没法同潞王争锋,这才哑忍不言。现下有了崇祯太子,大义在手,他马士英岂能再受制于东林宵小!
在此背景下,左军顺江东下要犯南京的动静很快传到了南都,城中文武大为发急,不久前他们还弹冠相庆,为大贼李自成被清军所杀感到欢畅,以为这是上天不断大明,且一个个都将那替大明报了大仇的满洲英亲王阿济格当作大豪杰。乃至有人还说要顿时派出北使团,照顾巨资犒赏为先帝复仇的满洲将士。
监军回道:“不抵当。”
袁继咸来后,左良玉命人将他从病床上扶起,从袖中取出马士英赐与的太子密谕,命人摆香案调集诸将,声明此次东下乃是扶保太子即位。
袁继咸的部将张世勋早就同左良玉部将卢光祖勾搭,半夜俄然引兵出营放火燃烧全城,城中顿时大乱起来,袁部诸将不能存身夺门而出同左军合营。
言之确实!
气冲冲的进宫,揪起龙床上的弘光帝,拿着弘光最爱的拂尘抽了他几下,骂道:“天子,你到底跟谁一伙!要跟我一伙,就撵走史老头!要不跟我一伙,你跟我回江北,这龙椅叫别人坐去!老子不平侍了!”
袁继咸不肯随左良玉东下,正言厉色道:“先帝之旧德不成忘,今上之新恩不成负!”
说完,叫其子左梦庚将黄澎写就的誓文、檄文给袁继咸看了一遍。
信云:“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摆布,非委隆谊于草泽也,诚以大夫忘我交,《春秋》之义。...以是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法处本日,鞠躬致命,克尽臣节罢了。本日奖帅全军,长驱渡河,以穷狐鼠之窟,光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天子之恩。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惟殿下实明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