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木布泰叮咛道:“让他们出去吧。”
见到额娘后,小福临就噘着嘴道:“额娘,孩儿饿。”
“这帮狗主子,我大清只是出关还京,不是亡了!”
“说是媾和,实际上在外人眼里看来,我大清是被那顺贼赶出关内,如此,二位大学士莫非以为那些汉官还情愿随我们走?”
留用的前明宫人和寺人大部分都不会带出关,这是早就定下的。
大清强势时,这些汉官自是非常忠心,可现在这局面,那些汉官怕是早就存了降顺之意,底子不会跟大清一起出关。
哲哲气的便要命人将御膳房的管事寺人叫来训骂,布木布泰拦住了姑母,说这会宫中是有些乱,也怪不得那些主子们。
这边哲哲先拿了块点心让福临先垫垫肚子,继而拉着侄女问起太庙那边的事。
宫中尚且如此,皇城外的满城又乱成甚么样,自是不必多说。
哲哲立时大怒,喝骂杨植这个主子连天子都照顾不了。
管事的寺人束缚不住,最后还是外务府告急调了一队八旗兵入宫才把局面压抑住,要不然天晓得这帮宦官会不会惊了圣驾,冲撞了两宫太后。
就这么着,天子生母、贵为圣母太后的布木布泰就一向居于交泰殿,为了让交泰殿更有满洲“味道”,这位圣母太后还特地让人在殿角落设了个暖阁,一应安插同关外盛京的清宁宫一模一样。
当年李自成撤离北京时因为过分仓猝,很多宫中的宝贝都没来得及带走。命人放火,也只是前三殿那边丧失大一些,后三殿这边只是烧毁了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部分,是以紫禁城中遗留的好东西实在很多。
福临也真是饿了,拿起筷子吃的津津有味。一碗米饭下肚后正想添饭时,宫外来报说是大学士宁完我和范文程要觐见两位太后。
哲哲此话言外之意自是说眼下清廷用的汉官大半都是关内投降的明官,不比宁完我、范文程等早在关外便降了大清的汉人。
倒是但愿太后能够下旨,命在京统统汉官都随大清离京出关。
宁完我、范文程这两位汉官大学士进宫后先给两位太后和天子叩了头,哲哲命他们起家又叫宫人赐座。
“早一点走也不是好事,夜长梦多,万一贼人窜改主张,我娘儿们想走都走不成。”
许是时候严峻的启事,宁完我和范文程落座以后也没有说别的废话,径直将目标同两位太后道出。
“苏麻,你去给天子弄些吃的来。”
清承明制,太后居慈宁宫,皇后居坤宁宫,但大清又有两位太后,坤宁宫是皇后所居,即便当明天子年幼尚未娶妻,这坤宁宫按制也是要空出来的,如此一来总不能让两位太后都住一个宫中吧。
当初大学士刚林同已于客岁病逝的鲍承先便发起国主福晋哲哲太后居慈宁宫,圣母太后则居交泰殿。
毕竟,盛京皇宫拿北京皇城比拟小得太多,宫人带出关还能配给各旗披甲人,没用的寺人带去干甚么。
哲哲想说点甚么,但想了想终是没说出口。
与城外顺军媾和条目中有一条不准大清粉碎北都城,当然也包含不准粉碎紫禁城,是以哲哲同布木布泰可不敢令人放火,但只如果能拿走的东西,两位太后也毫不会手软。
交泰殿本就是前明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以是于礼法、于轨制请圣母太后居于此殿都没有题目,毕竟圣母太后并非太宗天子嫡福晋,并且也是国主福晋的侄女。
但过年就十岁的福临对于出关回故乡并不架空,相反还很欢畅,因为那样就不消担忧贼人的炮子会打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