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局面,可比当初严峻很多。
等大清这只猛虎胜利收回拳头蓄力后,贼人们哭都来不及!
再不及时改正,大清就真的完了!
见状,本是多铎那一边的太祖宗子禇英的儿子、多罗贝勒尼堪同护军统领图赖也是踌躇起来,不知是否还要对峙。
多铎拿太宗的遗言压抑代善,代善反过来拿多尔衮的话来压多铎,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了。
出关,毫不是软弱和无能!
军报虽是遵化巡抚宋权发来的,但送来的倒是城外的顺军。
打出去,收回来,且还能再蓄力,劲道比前次更足,那才是豪杰!
反观顺贼那边,代善一样以为这帮贼寇也是鼠目寸光,妄图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窃得北京,却不考虑趁大清现在急难赐与致命一击以绝后患。
这北都城中放眼看去,另有谁比代善更具声望?
多铎滞言,其兄多尔衮当初说这话的时候是因为清军刚入关,并无多少底气,也不知能占中国多少处所,加上剃发令后京畿汉人到处抵挡,以是才说能占多少算多少,实在占不了再走。
汉人有首诗叫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多铎看向宁完我、范文程、刚林等大学士,但愿这些大学士能够出面辩驳媾和派,其却不知宁完我、范文程恰是媾和的首倡者,而刚林虽没有参与此事,但对死守北都城也没有多少信心。
那崇祯但是直到死都想跑出北京的!
是啊,一个连辫子都断了的汉狗在这叫唤死守北都城,这安的甚么心机!
最后,煤山吊死了。
说话的是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上一次议政王大臣集会因为对摄政王无礼,被关押四个月才放出。
可大臣们却不让他跑!
“既然豫王说要死守,那主子倒要问一问豫王有几成守住京师的掌控?如有七八成,主子就是死也要护得皇上和太后安危,若没有,主子死了不打紧,可皇上和太后如何办!”
即拳头打出去收不返来,不叫豪杰。
有此动机,代善便对峙出关。
“今既得北京,怎可等闲放弃!”
可现在,老天爷又给了诸王之长一次重新出山的机遇,代善当然要顺势而起,便是不为他本身,也当为儿孙们争上一争。
“若不出关,莫非要使天子重演前明崇祯之旧事不成?”
这番话倒是有点醍醐灌顶的结果,让很多筹算再张望一会的满洲官员们及时醒梧。
多铎一时语滞,能插手议政王大臣集会的王公大臣们哪个不晓得这北都城的实际环境,他现在就是多说几成,也立马会被这帮人戳破,尽而群起攻之。
军报说漠南喀尔喀蒙古苏尼特部的腾机思、腾机特兄弟俩举旗造反了,大清如果还不出关的话,就是顺军肯撤回关外的兵马,他们也回不了故乡了。
风向开端一边倒。
国主福晋哲哲和圣母太后布木布泰本是没甚么主张的妇人,又见诸王之长的礼亲王都同意出关,其他王公大臣也都持此议,心下便都有了既然大伙都说关内留不住,那不如趁早出关好的动机。
多尔衮必定是不成能让弟弟多铎当天子的,更不成能让豪格承大统,是以代善这话说的是标致,却暗中已经表白两红旗不会支撑多尔衮,终究逼很多尔衮拥立福临,由济尔哈朗与他一同辅政,这才化解了皇太极身后的满洲内哄危急。
兵马平生的代善对时势看得最透,他暗里与儿子满达海说过这么一个事理。
见多铎语滞,阿巴泰、济尔哈朗等支撑媾和出关派自是活泼起来,纷繁出班进言出关于大清的各种好处,不出关又于大清有何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