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锦立即打量了一番郡王妃,见她年纪尚小,生得白净清秀,面有娇羞,举止端庄带着拘束。不知怎地,妙锦对“夺”走高阳王的王妃,却莫名有几分靠近之感……或许那东西本来就不是妙锦能获得的,她便没有被抢走的怨意。
“是。”奴婢们纷繁退下了。
寺人无趣地陪着笑容,不吭声了。
走进堂皇宽广的坤宁宫,宫女寺人都敬称“池月真人”,毕竟是皇后娘娘在乎的人。
“是。”寺人应道。
高煦又走到妙锦跟前,拜道:“小姨娘好,何时进宫的?” 二人见礼的顷刻之间,目光相对,她见虎背熊腰身材矗立高壮的高煦一身大红皮弁、眼睛里却模糊有愧意和顾恤之感,叫妙锦又是担忧露陷、又是心中感概。
“哟!小姨娘也在坤宁宫呀。”张氏号召道。她又热忱地对郡王妃道,“小姨娘是皇后娘娘认的义妹,弟妹也能够叫小姨娘。”
妙锦轻声道:“我看到那后宫高墙,与世隔断。那些宫妇却要在这里一辈子,寸步不能分开。或许有很多人恋慕其高贵身份,我却一心在深山道观当中,不羡绫罗绸缎,只羡清闲。”
妙锦内心正迷惑:没见着天子皇后便罢了,如何没见高阳王一起来?
郡王妃凄凄戚戚地说道:“刚才嫂嫂在和臣妾说话,臣妾俄然想起家里那只敬爱的鹦鹉死了,一时没忍住悲伤……”
张氏看了一眼郡王妃,却没有住嘴的意义,还在小声说:“连女人死了以后,便被丘八们拖出去,让一群恶狗分食,头上的皮都被扯掉了,那血淋淋的……”
郡王妃听到这里,不竭点头,“呜呜呜”哭起来,眼睛红得像桃儿,眼泪淌得满脸都是,把胭脂水粉都弄花了。
“嗯……”朱棣便未几说了,他便向石阶上走去。妙锦忙躬身道:“恭送圣上。”
郡王妃悄悄点头:“回嫂嫂的话,见过几次。连姐姐和我年纪相仿,能说上话儿。”
妙锦看了他一眼,却缓了一口气道,“我晓得你是美意,不消往内心去。”
徐皇后听得满脸笑容,说道:“好,好。别说我喜好这个儿媳,高煦也很喜好。此前我还担忧我儿高煦不对劲,现在看来倒是多虑了。我听郑和说,迎亲那天,高煦把你当宝一样,恐怕碰到了。”
不过妙锦不是个突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她没有开口问。但张氏已主动提及来:“母后去换衣,稍后便到。高煦见到他大哥了,俩人在外边说着甚么话,我们妇道人家不去多嘴,便先出去等着母后。”
“张三丰真的现世了?”朱棣有点不欢畅地说道,“若真是出世之人,便应心无旁骛、毫无七情六欲,可景御史归天时,朕看妙锦挺悲伤的呀。”
既然不能与他在一起,就不该委身于人。妙锦想到这里,又是羞臊、又是烦恼。可谁会晓得、到头来她却不消自|裁呢?
先是很心伤,眼睁睁看着本身委身之人、另娶他妇,妙锦内心很难受。
不一会儿,世子和高煦也出去了,向徐皇后施礼问安好。
郡王妃便上前微微屈膝,有模有样地将玉白的双手抱在腹前,声音清脆和顺,“见太小姨娘。”
妙锦从宽广的砖地上往北走,中间的寺人忍不住小声道:“皇爷武功武功,每天忙于国事,不好女色;更是非高贵之妇不靠近者,至尊崇高。皇爷却和池月真人说那么多话,当真可贵。”
“谢母后,母后真好。”郡王妃灵巧地说道。
这时天子朱棣刚下御辇,妙锦只得上前掐子午诀见礼。朱棣的目光非常锋利,又有点肆无顾忌地高低打量了一番她,说道:“快用午膳了,恰好高炽高煦都在,妙锦去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