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如此频繁的暴动究其启事就在于朝廷的苛捐冗赋,崇祯朝的三饷就不必说了,这是激发崇祯十七年两次大暴动的直接诱因,而之以是民乱一向没有平复,是因为朝廷的苛政在这两年愈演愈烈,隆武天子为了筹措军饷,在广东已经把税征到了隆武四年去了,而在本年又在广东一省加征了盐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赵铭道立即明白了过来,隆武天子为筹措军饷,买卖官职很遍及,但所卖的多是大学士之类的头衔,处所官职、军职并不那么遍及,更首要的是,买官卖官只限于权贵阶层,林同文敢拿着两千两去福建,是因为他有个举人身份,本身现在方才离开黑户,能买吗?
“要说我琼州府,兵马理应很多,太祖设立海南卫,一共十一个千户所,该有兵卒一万五,而成祖时又重修蒙元时的黎兵,以土舍(海南黎族武职土官称呼)统辖,该有黎兵三千余,另设二十三处巡检司,每司弓兵一百人,合计两千三,嘉靖朝,为备倭和防黎,又在琼州设立琼崖参将,领扬威前后摆布四营,每营兵马在三百到五百之间,合计一千五百余,这些兵马加起来过两万,但统统都在纸面上,到现在,能拿脱手的已无寥寥,卫所破败,军户逃离,所余不过三分之一,巡检司更是十不存一,每司有十余弓兵就算不错了,琼崖参将部下精兵为抗御鞑子入侵,已被两广总督调往岭北大半。
全部海南岛有琼州府和崖州一个散州,而最高长官并非琼州知府,而是以广东布政使衙门右参政分守琼崖道的洪天擢,此人是个典范的东林党,却也非夸夸其谈之辈,以清刚子惠而著称,曾担负武昌知府,频频招安安靖处所,但湖广仍旧兵寇横行,洪天擢知耻明辱,自认并非御乱之才,也就致仕,但恰逢弘光朝廷面对兵锋,洪天擢虽无大才,但在东林官员中也算是有能之辈,又是两广总督丁魁楚靠近,随丁魁楚任两广总督后,他也转任广东参政,分守琼崖道。
林同文告罪道:“同文无礼了,请兄台莫怪,同文的意义是,民团是建不起来的,赵兄别操心机了,并非同文不互助,实在是朝廷不准,且听我慢慢道来,别人不说,洪天擢这一关就过补了.........。”
“林兄,现在土贼祸乱琼州,如火如炽,而琼山为府治地点,最为富庶,说不定哪日被土贼觊觎,为保家业,林兄何不结合士绅,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建立民团,保卫故乡呢?”赵铭道建议道。
赵铭道听到黄德华与符万冈攻破临高,火烧县衙杀死官员,这倒是他没想到的,因而问:“林兄,戋戋土贼就这么猖獗,琼州官兵去那里了?”
琼州府作为汉黎混居地点,两族自古就是斗争不竭,百姓暴动抵挡朝廷时有产生,即便只算朱明一朝大范围的暴动就有三十多次,是以林同文这类本地士绅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而在两年前,也就是崇祯十七年起,琼州府的临高和定安境内都产生了大范围的民乱,并且都是汉人与黎峒勾搭合伙。
“既如此,就相烦林兄了。”赵铭道连轮作揖,若能弄个军职,那比民团改正规。
林同文说:“现在国难当头,朝廷广缺军资,若赵兄肯慷慨解囊,捐纳一二,又以赵兄报国之志,朝廷如何不重用之.........。”
“哦,你说的是土贼黄德华和黎酋符万冈反叛临高,吴偕与符元豪为祸定安县的事吧,这要从两年前提及了.........。”身为琼州士大夫的林同文对本地产生的民乱天然知之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