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军工帝国 > 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焕然一新

我的书架

朱慈炅可谓吃够了这些“言官”的苦头,动不动就是奏折如雪片般的飞过来,你不听他们的还不可,这帮人但是出了名的能折腾,你不纳谏他们就跟你闹,闹得全部朝堂高低鸡犬不宁,碍于祖制你还不能清算他们,真是‘豆腐掉到灰内里,吹又不能吹,打又不能打。’能把人烦死。

对郑森的建议他还是有点意动的,固然和个小屁孩堆雪人没甚么意义,但中间有两个绝色美女就不一样了,那场面,想想都令人神驰啊。

朱慈炅倒不是很在乎这个,他本身就是当代人的思惟,对高低尊卑看的不是很重,在大臣面前他还勉为其难的装一下,在本身人面前他压根就懒得装。

钱谦益那帮发配到陕西的官员就不说了,已经安排复社的人去代替了,朝廷里另有很多东林党人被连累了,他们大多是给事中和监察御史,也就是连天子都敢骂的“言官”。

孙承宗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对先皇的豪情特别深厚,先皇既然托孤给他,不管如何样,在崇正天子成年之前,他是不会放手不管的。思虑再三以后,他挑选了远走辽东,现在大明最大的威胁就是后金了,他筹办拼了老命去跟后金周旋,极力把后金拖在辽东,如许大明就少了一个致命的威胁,渐渐的就能规复元气了,如果能对峙到大明复兴的那一天,他就算对得起先皇了。当然,如果在有生之年能打败后金光复辽东,那他更是死而无憾了。

又比如,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内阁首辅孙承宗自请永镇蓟辽,朱由检敢同意吗?

比如,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韩旷请辞,朱由检敢批吗?

就算是倍受诟病熊文灿,那也是一个构和专家,郑芝龙就是他忽悠来降的,张献忠也被他劝降过。当然像张献忠这类几次无常的小人,投降和背叛都成了家常便饭了,脸皮之厚无人能及,碰到这类货品,只能怪熊文灿点太背,不能说他才气有题目。

偶然候朱慈炅的确挺孤单的,巨大的皇宫统共就住着他和两宫皇太后三个主子,其他的都是寺人和宫女,没有三宫六院,没有兄弟姐妹,更没有皇子公主,想找个玩伴都找不到,他也能够算是有史以来最孤傲的天子了。

朱慈炅细心翻阅着孙承宗的奏折,感受着他的悲苦和对大明至死不渝的虔诚,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如此忠臣良将,怎能让他在辽东悲壮的死去,朱慈炅思虑很久以后,蓦地站了起来,朗声道:“拟旨,封孙承宗为镇国公,世袭罔替,辽东、山东、蓟州三地屯卫及边军皆由其统领,并赏白银一百万两,以资度用。”

何照实在是没时候,他只能遗憾的道:“朕另有很多事要忙,明月你带他们去玩吧,趁便给他们安排个居处,就在东六宫选个大院吧,归正也没甚么人住。”

他分开都城之前固然下旨让摄政王朱由检全权措置国事,但有些事情没有他这个真正的天子点头还是不可。

一个是天然是新科镇南王世子郑森了,朱慈炅怕他和郑芝龙在一起呆久了会感染贩子的奸商,干脆把他带来了都城。南明那会儿郑胜利固然是名族豪杰,但有些事情他还是过于考虑本身的好处了,朱慈炅想让徐光启等人好好教诲他一番,让他丢掉私心,变成一个纯纯的爱国青年。

此次这帮‘豆腐’都腐臭了,朱慈炅天然是毫不客气的把他们踩进灰里,然后,全数换上了崇正元年的进士,这些可都是他的弟子,决计是不敢跟他闹的。颠末大换血以后这些言官才是真正为皇上监督百官,而不是为百官监督皇上。

推荐阅读: 反派:不当炮灰了,女主怪我变心?     这位道友太稳了     清庭欢     巫师不朽     数据散修     赠我深爱如长风     快穿王者:男神,跪下唱征服     生人禁忌     绝色佣兵:王妃很腹黑!     神御诸天     我是法医,会点亿点点超能力怎么了?     恶魔少爷,坏坏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