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略 > 第164章 你就是个戴乌纱的

我的书架

莫非是当年在义中村时碰到的“瘟疫”?

……

血书?

老头早已泪流满面:“此事我们也传闻了,只是朝廷的旨意到了县里,早就变了味,皇上日理万机,天下那么多事,又如何盯的过来?知县老爷说甚么就是甚么了”。

临走之时再次叮咛:“记着,不要再做本日之事了”。

“帮手?”,仲逸正欲解释一番,却见老头已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巾。

哦?仲逸后退几步,细细打量起面前的老伯:固然衣衫褴褛,但看人的本领倒是短长,才半晌间的工夫,察看如此之细。

罗英见状,仓猝站到仲逸火线,恐怕有人俄然扑了过来。

次日凌晨,小六子早夙起床出了房间,看着药箱无缺无损,便唤两个侍从为马添料添水,以后便向店小二点了几道饭菜,这才唤仲逸下来吃早餐。

晴空万里,天涯并无一丝云雾,昔日的北风骤停,朝阳东升,阳光洒下,气候竟缓缓暖和很多,这在夏季多北风的北方来讲,还是极其罕见的。

日头恰好,无风无云,一起快马加鞭,不日便可抵京了……

事已至此,只能请在刑部的樊文予,或者袁若筠的老爹礼部侍郎袁炜了。

“罗英,你与小六子先进店,点些酒菜”,仲逸回身向别的两名侍从叮咛道:“你二人将马车牵到后院,好生关照,小六子会将饭菜带给你们”。

现在倒费心了……”。

“去,滚一边去,现在这年初,谁有那么多闲散的银子?连我自个都不敷吃呢”,小六子一顿嚷嚷,两名侍从担忧药材,便立即遣散世人。

或许,天下诸多之事,恰是要有这顶乌纱以后才气够做成、做好。

“各位快快请起,即将年底,你们这是何为?难不成故乡遭了灾?”,话已出,仲逸却迷惑起来:“现在是夏季,大旱大涝都已对田间影响甚微,何况也不成能有涝灾”。

“多谢大人,”,老头重重点点头,终究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口中还念叨着:“我们山西为何就不能有如许彼苍大老爷啊?”。

孟县的知县仗着与严氏沾亲带故便肆意妄为,可如果此事让严氏一派的明眼人晓得,恐怕就不会有如许的场面了。

这群人中,果然都有些本领。

“无大碍,都是些闲来无事之人,我给他们十两银子,总算是不会再缠着我们了”,仲逸非常对劲罗英的机警,不愧是当过差的。

老头见仲逸迷惑不解,持续说道:“小民都是本地的耕农,本年春夏山西一带遭了大灾,我们村农户颗粒无收,本来家中另有些许陈年存粮,没想到本地县衙还要税赋,庄户人家,田间无粮,又何来银两?最后县里传话,就用征粮来替之……”。

“鄙人在都城倒是熟谙几个朝廷命官”,仲逸谨慎翼翼将布巾收好。

“各位彼苍大老爷,小民是孟县小谷村耕农……,孟县知县周文龙横加剥削……,村民被饿死、逼死……”,仲逸翻开布匹,却看到歪倾斜斜的大字。

“岂有此理?真是天理不容”,仲逸立即怒道:“朝廷不是查出了一批山西的官员吗?就连刑部大牢也关了很多因为此事而开罪的京官,如何你们知县还敢如此胆小妄为?”。

仲逸朝酒楼里望望,见门窗紧闭,这些人实在有冤,但如此在大庭广众之下逢人便说知县的不好,确切有些不当。

仲逸微微顿足,却径直走向酒楼,只听的身后代人一阵感慨:“好官,真是个好官啊……”。

……

仲逸顾不得其他,他上前一步,特地叮咛道:“你们当以农耕为主,今后万不成到处告状,更不得随便托人向朝廷递这些血书,不然会有杀身之祸”。

推荐阅读: 隐婚蜜爱:首席老公放肆宠     末日圣兵     魔武纪元     绝世邪神1     他比月亮薄凉     海贼里的口袋妖怪大师     环保大师     重生之枪魔霸世     地府我开的     愿你一生安然     王者荣耀之落叶神笔     皇后,跟朕回家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