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略 > 第99章 借书(中)

我的书架

“要进这礼部侍郎的宅院,可不是件易事”,仲逸对此另有筹算:“明日你便随袁若筠一起进袁府,就说是她的好姐妹,都是女子,想必也无人说甚么”。

晚餐后,仲逸便与世人告别,老姜头回自家住处,罗英已搬到若一当铺去住。至于那袁若筠,她压根就不想与这些人一起用饭,当铺打烊后便回了袁宅。

仲逸却笑道:“好了,好了,下次我醉酒之时,还请师姐为我打的一盆净水便是”,仲姝还欲挣扎,却听仲逸一本端庄道:“我有话对你说”。

如此一说,仲姝却已有些犯难:“这礼部侍郎藏书多是不假,但我们如何拿来?买?还是借?”。

仲逸心中微微一怔,仓猝为她端上茶水,以后便端来木盆,倒进些许净水,再将方才烧的热水掺出来,脸上皆是笑呵呵的。

仲姝能模糊感遭到师弟的目光不止于此,至于他到底要干甚么,只能拭目以待了。

“师姐莫要谈笑,这只是我的设法,师父同意与否还不得而知”,说到这里,仲逸却变得不那么自傲起来:“我们只能先尝尝,到时看看师父如何说”。

仲姝怯怯道:‘你这不是偷吗?此举非君子所为啊’。

一向以来,仲姝对本身并无决计要求,现在师兄在虎帐谋的总旗一职,虽说部属人马未几,但毕竟是个端庄差事,此职虽有批示使林啸义的大力运作,但师兄之才亦是足以胜任

城中那处僻静的小院里,仲姝正翻阅着从凌云山随身照顾的书卷,方才用过晚餐,才品了一杯热茶,见仲逸还未返来,她便借着灯光细细看着那些熟谙的笔墨。

此事,非一年半载不成完成,看来仲姝果然有事可做了。

仲逸笑道:“白日里那袁氏父子忙于朝务,一个去了礼部,一个去了吏部,以袁若筠的脾气,家中还不得闹翻天?谁敢管他?到时你见机行事”。

自从罗英去当铺住以后,仲逸外出时,她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幸亏多年凌云山的经历让她更能比凡人埋头寡欲。

“真是看不出来,你谋着大事呢”,仲姝一番打趣:“就目前来看,我们是凌云山三弟子,你便是贤者之一了……”。

清算一番,二人便缓缓落座,仲逸立即兴趣勃**来:“还记得前次提及过,我们要为师父做一件事”。

师弟仲逸虽无官无职,当初在蠡县县衙做的一个小小的知县幕友,可他却能通过牛头山剿匪查出当年陆家庄之案的杀手之一。

仲姝笑道:“既是你这么说,想必必然是有了主张,快说说看,能不能过了你师姐我的这一关?”。

只是谋者并非靠一时一事可成,虽说当初抓捕十流寇所用的“瞒天过海”之计确有大将风采,但师弟毕竟经事太少,还未构成一贯擅谋的心智,就拿报仇之事来讲,他所用之谋还确有不敷之处。

“师姐,师姐,我返来了”,不知何时,仲逸已来到院中,他张口就喊,现在刚过晚餐时候,到安息尚早,二人恰好说说话。

“嗯,记得”,仲姝重重点点头,较着已感遭到师弟的那股镇静劲。

现在有师父点拨,师弟再次来到都城,就目前来看,他确切沉稳很多,做事也不再拘于面前,想必今后定有更大的作为。

凌云子三个弟子,就剩她一人无事可做,按说到了她这个年纪,早就该谈婚论嫁了,只是从小在凌云山,而下山的时候尚短,还未曾真正想过此事。

仲逸微微上前道:“师父毕生所学为谋,已不拘于一城一池,非留的一部巨作而不虚此生,此乃智者所谓,聪明之道”。

推荐阅读: 锦绣嫡女之赖上摄政王     凰娇     种田型白月光[穿书]     [娱乐圈]我的人鱼小姐     古武少年     中华厨神在大唐     一纸宠婚:少将大人来PK     名门庶女:王爷的无良小妾     诡墓尸妻     贵女凰途     埃德加的冒险     不疯魔不言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