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更加对张元青感兴趣:“元青兄弟,你筹办去仁化县做甚么买卖?”
见到有人来,妇人立马收起脸上的凶悍,语气发嗲。
张元青当真给两人计算起来:“官爷,我们大明有1138个县,每县少说一千个考生。”
“张元青是吧,听诸葛村的人说,你此次交税把家里田都卖了,还转了商籍?”
“要说女人,还得是凤凰楼的女人好,人家是官家直营的,传闻内里都是犯事官员家里的女眷。”
进城的路还长,收粮官主动聊起张元青的事。
收粮官听了张元青的话大笑出声:“照你这么说,天下的读书人就不读书了?”
张元青主动拉条长凳,手指交叉放在桌上:“我想谈笔买卖。”
那妇人皮肤有些黑,身子倒是丰腴,三十出头的年纪。
柳月娥笑了,她的红杏楼冷冷僻清,平时只要老叟出去帮衬,再没有其他客人。
“超哥,风哥,我会的。”
王风摆摆手,说了声绝望:“这有锤子?人家不是哄小孩呢吗?”
“好,我就去红杏楼。”
张元青刚迈进门,一只红色的绣花鞋朝着面门扔过来,幸亏他躲得快,不然要被鞋糊个健壮。
妇人掩嘴笑了:“我就是。”
两个时候后,收粮结束。
“前次,玩到鼓起,床底下俄然窜出个男娃子,问我弄啥嘞?”
诸葛村收了多少粮能够说不明白,但仁化县的青楼能说上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