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因高拱要调亲家王之诰的职却未与他商讨,心中有些怨气,听了高拱解释,面子上也觉过得去了,怨气也就消了多数,忙转移了话题说,“玄翁主朝审,即不袭故套,别开生面;此番大计处所官,定然也分歧以往咯!”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
“走情势的事,不无能!”高拱一扬手道,“必当核名实,务实效,示公道,开新风!”
“喔!如此看来老俺是至心降服了!”高拱镇静地说。
高拱淡然一笑,问张居正说:“克日为大计事忙得不成开交,老俺那边有何动静?”
长安街上的百姓、侍立的文武百官,瞥见黄罗伞缓缓升楼,便知御驾已到。斯须,只听鸿胪寺赞礼官一声高唱:“拜——!”文武百官皆四拜,就侍立位。教坊司协律郎执麾引乐工就位,跪请奏凯乐。皇上点头,赞礼官高唱一声:“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抖擞,乐曲激昂。凯乐响起,群情奋发,很多人忍不住拭泪。乐止,司乐跪奏:“谨吹打毕!”协律以下以次退。
凯乐初奏时,将校已押着赵全等九人,从东华门入,引俘俟立于兵仗以外。待乐毕,赞礼官又是一声高唱:“宣《露布》——!”
将军拥貂裘,谁知兵士难。
“喔?是叔大!”高拱笑笑说,“顺嘴扯谈,让文坛魁首王世贞那帮人看到了,又会说分歧复古潮流嘞!”
李春芳主持集议,议定:以受俘功,加宣大总督王崇古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大同巡抚方逢时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衔;加兵部尚书郭乾太子少保,侍郎魏学曾、谷中虚各升俸一级;宣大督抚以下各有功文武官员升赏,著王崇古奏来。
能推挟纩恩,当为驱呼韩。
次日午后,李春芳命书办前去吏部,知会一向忙于筹办大计而未到阁的高拱,明日辰时到内阁听旨。第二天,交了辰时,四阁臣已在内阁中堂专候。斯须,司礼监掌印寺人陈洪前来宣旨:
赞礼官又是一声高唱,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礼,顺次退去。
“好诗!好一个‘将军拥貂裘,谁知兵士难’!”张居正不知何时站在高拱的身边,抚掌赞叹道,“玄翁此时内心想到的竟是火线的兵士,足见胸怀!快快写下来,公之同好!”
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
皇上起成分开御座,站立了半晌,盛典带来的光荣、满足,让他看上去比平时显得威武、结实,肥胖惨白的脸庞上,透出几分豪气。想到皇考费经心机缉拿赵全而不获,今一举获之,献于朝廷,真隆庆朝乱世之象也!献俘之典,十来位祖宗中,有几人经历?他越想越镇静,满脸笑意地乗舆下了午门城楼,刚走几步,即对跟在舆旁的陈洪道:“传旨,著内阁集吏部、兵部议,加恩表里大小有功诸臣!”
《露布》宣读毕,刑部尚书刘自强出列就奏位,赞礼官高唱:“献俘——”献俘将校押赵全等出位,北向而跪,刘自强受俘,大声奏请皇上:“启禀陛下,俘虏已到!”
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
皇上道:“拿去!”先是两个御林军校尉高喊“拿去!”覆信未落,又有四人齐呼“拿去!”接着,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直至三百二十人放声号令“拿去!”气势澎湃,声震云霄。在震天动地的号令声中,赵全、李自馨等九名俘虏,被将校押往西华门而出,径赴西市法场。
天气未明,午门前广场上,刀枪林立,旗号猎猎。文武百官入就侍立位。交了辰时,皇上常服乘舆出了乾清宫,御皇极门。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皇上乗舆,跟着乐声,至午门城楼,升御座,侍卫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