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文魁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书(二更)

我的书架

一名幕宾道:“东翁,前任提学半个月前,已是去杭州到差了。现在提学道衙门内无人。”

徐火勃是当真读了起来,不过这一篇读来却感觉平平,不过是说一个励学故事,举得例子倒还新奇,事理也算透辟。只是比起其他几篇在社学里读的励学的文章,并没有太多分歧。

随即陶幼学想到本身还未履任,晓得本身讲错,笑了笑又重新坐下。

提学官对于这些生员。是能够剥夺其功名的。陶幼学这么说后,顿时门外一下子就平静了,人都走得精光,毛都不剩一个。

陶幼学心道,还好没有将这本闲草集弃之,不然不但错过一篇好文章,也错过了一名贤才。

仙霞岭位于浙江入闽的要道上,这里经两百里水路后,便是浙境。

陶幼学一口气看了好几本书,待脱手拿起一本时,看了下竟是李贽点校,不由讶然。

“是。”

一旁的幕宾道:“东翁还未到省会主持院试,就有人想提早来追求。”

陶幼学问道:“门外甚么声音?把驿丞召来!”

这时鼓噪声模糊约约从驿站大门别传来。

当下对方狼狈地退了出去。然后驿丞就派驿卒传令让人分开,但是内里还是有很多人不走。

陶幼学放慢了速率,将这为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最后道:“这文章言语精当,我竟不能删增一字,立意发人沉思,可与伤仲永一较是非了。难怪李卓吾称此为百年一见的好文。”

“是。”书办走后,陶幼学走到案前,随即翻了一本书,看了几章感觉不错,心道,闽地还是有才子的,然后在一张纸上记在此人的名字。

“大宗师是否先看看帖子,很多生员都是千里迢迢从省会赶来的。”

门外的细雨,被风扭着打入门内。

陶幼学没有理睬内里拥堵的人。而是直接进入驿站里给他筹办的房间,召来两名早在此打前站的幕宾。

陶幼学现在入闽,恰是要代替,已任满三年,右迁浙江参政的原提学胡定,担负提学官,并方丈八月的院试。

徐火勃看到上面李贽的点评,倒是吓了一跳,李贽竟然……竟然对这一篇如此赞誉。

除了几人外,陶幼学又扫了一眼注释,这注释也写的不错,称得上旁征博引,注释里有几句话的出处,连他也是第一次传闻。陶幼学心想,此请来的校书的必定博学鸿儒才是。

小山驿驿丞一向在门外等待陶幼学召见,驿丞进门陪着笑容道:“大宗师到临小驿,本县生员士子都聚在驿外,想拜见大宗师。”

因而陶幼学点点头道:“放下吧!”

仙霞岭下小山驿驿站外,迎来新任福建提学道的车队。

陶幼学问道:“这都是甚么书?”

陶幼学摆了摆手道:“就说本官车马劳累,本日不见任何人。”

陶幼学看了下篇首的作者署名,不由不成思议道:“此篇竟是府试案首之作,为何前后两篇,文风判若两人?”

徐火勃心道,这作者究竟是谁,竟能获得李贽的盛赞,甚么这……这不是第一篇时文的作者嘛?

徐火勃心想,不可,连李贽都说好的文章,我见得不觉好,是我的不可,而不是文章不可。

这时候书办,抱着厚厚一叠的书恭恭敬敬地放在了陶幼学面上的案上。

李贽他是晓得的,陶幼学一贯反对后七子的复古之风,而李贽也多次写文抨击王世贞,以是说得上是志同道合。此人虽性子过火了一点,但还是有真知灼见的。

因而陶幼学拿起这本李贽点校过的《闲草集》看了起来,翻得第一页即皱起眉头来道:“这等不知所云的骈文,竟也取作府试第一,我本觉得姑苏文风浮华也就算了,没想到闽地也是如此。”

推荐阅读: 画里长安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剑逆九重天     万界共享男友系统     将军娘子喜种田     穿越之水浒风流     锦衣山河     后时代灾难纪元     隐婚蜜爱:冷傲军少,要不起     让你代理火箭队,成10连冠了?     陪你到时光尽头     药结同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