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文魁 > 五百九十九章 弹劾之事

我的书架

我们贫寒人家,读书出身,唯有这点对峙,临大节而不成夺,你要我认错,不可!

与马御史的朴重分歧,洪鸣起得知的一刻,不由嗤笑,与众官员道,老夫的奏章,使乱臣贼子惧矣,林三元又如何,还不得自食其言,与老夫认错。

毕竟没有几个官员这么大胆,敢在言官弹劾下自辩的。自辩的结果,就是遭来更多的弹劾。通政司属吏将林延潮奏章拿到公厅,当众启迪,自有官员节写副本。

这些官员们见林延潮来通政司,纷繁群情,心道,林三元最后还是怂了,这关隘不得不上表向御史认错。

天已是暗了。

马御史闻以后,不觉得意,用笔点了点,对摆布御史道,老夫所为不过激浊扬清,对林中允倒不是有甚么成见。

唏嘘比堕泪虽逊之一筹,但这一句也是承认林延潮的自陈表,能够与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这等千古名篇,能够一较是非了。

小天子实已是将言官弹劾林延潮的奏章一概留中。

吃一堑,长一智,在庙堂上岂可言语不慎,心声就是放在心底的,不敷与外人道之。

通政司属吏看着林延潮拜别心道,林三元奏章不走会极门,而走银台,看来是要广而告之,恰好我也可一睹,林三元的文采。

京官如有密事要上奏,都是直接通过会极门文书房,而不走通政司。

众官员听了后,分歧感觉倪光万这句话,可觉得定论。

囊中装以萤火虫照明,雪天里映雪读书,说得是前人家贫,却痛下苦功读书的刻苦。

通政司,又称银台,临着太常寺,主司奏章来往,通达下情。

林延潮将读书经历,为官宦途一一道来,言语平实而竭诚,这也是林延潮一贯朴而不华的文风。

第一名看得官员通读,不由仰天长叹,所谓华国文章,也不过如此了。

陈济川来请林延潮用晚餐,却被林延潮撵走。

当然林延潮的奏章,上呈给天子之前,已是由不知多少人看过。

眼下林延潮肯上表认错,小天子心道,既是如此,就处以罚俸,如此惩罚不会太重。

几名官员们一并伏案而读,记性好的,当场咏句背诵,记性不好,当堂誊写在纸张上,誊写好,又借别人誊写,如此一传十,十传百。

灯火下,林延潮悬腕运笔,字字透纸,句句斑斓。文章一气呵成,疏面整齐,不洗一字。

通政司其他官员,吏员听了这等歌颂之词后,不由惊奇,林三元文宗之名,天下皆知,大师心想林三元又写出甚么好文章了?

臣闻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此臣之言,臣之行也,愿迹此平生,无愧此语……

林延潮十几年如一日,勤奋不缀,寒暑不歇,萤窗苦读,以‘囊萤映雪’来读书磨志。大家都慕林延潮‘过目不忘’之能,却不知他有本日的成绩,实是拜苦学所至。

匹夫不成夺志也,出自论语。

众目睽睽之下,林延潮亲身往通政司送达奏章的事,也是有人缓慢报之马御史,洪鸣起等人。

因而世人都放动手头之事来看。

这通政司属吏待听闻是大名鼎鼎的林三元后吃了一惊,看着奏章模样,一看就是奏本,而不是题本,知是官员私家奏章,想到这几日朝堂上交相弹劾林延潮的奏本,不由心底一笑,心道林三元最后还是服软了。

昔日有人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本日又加一句,读林三元《自陈表》而不唏嘘者,其人必无志。

推荐阅读: 隋末之乱臣贼子     九州美食大亨     道印     霸爱成婚:总裁你有病     尊王令     天医下山:从退婚开始     末世之超级病毒工厂     宅世学园反穿记     独家密爱,陆少好嚣张     雷罚战尊     布衣神婿     腹黑老公乖乖就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