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大人,稍安勿躁,造反的大帽子也别扣得如此之快,吾儿之言,本日方听,细想也有事理,想必众位大人也有同感,小儿之言虽有离经叛道之嫌,却断无造反祸乱天下之意,我儿还小,不懂事,大人慎言,慎言。”
现在,我大明正统危在朝夕,燕逆南下,不知我大明将士能抵挡何时?北元残军,磨刀霍霍,虎视眈眈,谁能晓得他们何时会扑上来咬掉这大明皇朝身上的一块肉,西北有帖木儿雄师,看上了大明这富庶之地,是否也要分一杯羹?
“黄先生,你口口声声说本身忠君爱国,保大明江山社稷而不悔,那不知先生,可还记得,先生所举削藩之策,促使燕逆借口起兵南下,祸害我大明天下近三年,无数百姓举家流亡,死在流亡的路上。不知先生可还记得,先生所荐之人,北伐断送我大明儿郎50余万,无数的家庭支离破裂,无数的父母落空他们的儿子,无数的妻儿落空他们的丈夫,父亲,不知这些黄先生又作何解释?先生励志保家卫国,却又形成如而结果,这就是先生所谓的保家卫国吗?
陛下明鉴,汗青之车轮滚滚向前,翻遍明前各朝史乘,未曾见不实不智之臣传播百世,未曾见开辟不敷,守成不出之君,长享鼎祚,未曾见安享繁华醉生梦死之武将,位列臣庙,配享香火,由此看黄先生看似老成之言,便是天大的笑话。
方中愈说完,低头向建文帝一拜,不在言语,任由他们辩驳。
“中愈并非顶撞各位先生,但中愈身为陛下之子民,故直抒胸臆,望各位先生谅解。”中愈听完他们的怒骂,却也不活力,只是悄悄的说道。
“陛下,方家小儿,对太祖高天子不敬,言辞非常激进,恕臣难以苟同,望陛下治他一个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