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问之下才晓得,他们出门走得急,眼下只剩不到五十两银。
那中年工匠闻言立即一缩脖子,不敢再言语了。他暮年在江西故乡被人诬告开罪,逃至福建,却不知怎地被徐桐获知此事。
这些工匠平常一个月最多能赚二两银,眼下有这么高的人为,加上他们也晓得军火局欠的人为是朱琳渼垫付的,天然是无不该允。
“天然晓得,库房里便有图样。”徐桐不耐烦道,“你问这何为?”
待工匠们走远些了,徐桐这才对朱琳渼道:“好,那工棚就让苏公子用十天。不过期候耗用碳木铜铁之类,你得自大开消。”
徐桐闻言面露难色,支吾道:“这军火局的工坊,怎能作私家之用?”
他这才明白为何自生火铳在明末一向未受正视。大明马队多是北方人,对能够当铁锤用的三眼铳情有独钟。加上自生火铳这类燧发枪造价高贵,遭到萧瑟就在道理当中了。
他转头看去,六七个穿戴粗布衣衫,脖子上挂着厚围裙,浑身脏兮兮的男人正朝这边冲过来。
“徐大人,人为是说好了的,家里还等银子买米啊!”
可惜了毕专家发明出这类利器,如若在明军中推行开,中原大地上便也能见到马队回旋战术了。
徐桐借给他的工棚甚是粗陋,四尺高的木栏环抱,加个塌了一半的顶棚。打铁炉已经熄火,铁砧台上随便丢着几样东西,中间的钻机、磨机等俱已清算洁净。
徐桐摇着头,返身锁了库房,“没工夫给你折腾这个。造新铳?你买一两支还不敷我制范的。鸟铳要不要?不要就从速走。”
此时自生火铳的图样也被徐桐送来了,一共三张,统统藐小的部件都绘制得清清楚楚。
对这个期间的军队来讲,步兵的步枪才是核心设备,当然要以此为研制重点。
朱琳渼俄然想起来,明末有个叫毕甚么康的火器专家曾设想过一款燧发枪,仿佛是叫做“自生火铳”,因而他干脆道,“自生火铳你晓得吗?”
这些工匠中就有木工,加上其他几人帮手,工棚塌掉的棚顶没半个时候就修好了。朱琳渼只破钞几钱银子买了新梁替代本来被虫蛀的那根。
他咳嗽一声,对众工匠摆了摆手,“去工棚等着,人为随后就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