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颜常武有点不解的模样,钟先生耐烦给他讲授。
熊文灿是个治世之臣,晓得台湾扼倭国与南洋的要道,是南洋巴达维亚的荷人必经之地,绝对要与红毛番打交道。
二是德川幕府向大明表示恭敬,在奏折上,德川幕府自称是“外臣”(他淡化了天皇),表示愿于大明友爱来往。
一是琉球人向朝廷表示恭敬的奏折,朝廷也要面子的,海本国度恭敬进贡,营建万国来朝的杰出氛围,绝对是功德。
因为颜常武送了三件大礼给他!
但得看环境,颜大少可不是浅显的武官,他即是武装盘据,腰板特别硬。
百姓能不能吃肉是小事,可惹了红毛番就是大事,那些酒囊饭袋对于不了(这是必定的),他们就会攀咬,说本抚措置不好,惹来红毛番,万一红毛番把台湾篡夺,可就害苦老熊我了!
他嘲笑道:“就不晓得福建海军可有气力对于?!”
他们是坚船利炮的祖宗!
他据理力图道:“我东南府之人,乃积年闽人中家道费事不能自存者,无法之下出海寻一条活路,本地地盘肥饶,只要肯结壮苦干,总归有几口饭吃。大家安身以后,传闻那闽南大旱,哀鸿遍野,因怕故乡亲人刻苦,顾而要求我们出船着力,到本地把闽南情愿来台的哀鸿接到东南府,还能有条活路。如果留在徒添吾皇承担也,他们到得东南府,不设官府,化外之民,自在安闲惯了,若立府县,并不风俗,只怕适得其反!”
颜常武桀骜不驯,熊文灿如梗在心,但很快地,贰心甘甘心肠表奏颜常武为骠骑将军、台湾设卫,颜常武为卫批示使和福建海防将军。
他轻咳一声,钟先生把先前预定好的官职讲出来道:“颜督军,如若东南府归明,乃功在千秋之事,督军深明大义,值得嘉许!巡抚大人欲与本省都司商讨,设立台湾卫,可表奏你为骠骑将军,实授台湾卫批示使,福建海防游击,你原有的统领军队,皆归你管,别人并不插手,你看可好?”
这骠骑将军是武官散职,官居二品,虽无实权,可品阶高,和巡抚同级,晓得颜大少傲气,就给他一个高职司,让他不必受别人之气。
说实话,他对于本朝文武的本事知之甚详,如若东南府被通盘领受,则朝中诸权势必将伸手往东南府五镇,安排官员,大肆搜刮,三五年以后,东南府五镇泯然众地也!
老熊脑袋急转,想的是分身其美的体例,但天底下哪有这类功德!
他看颜常武年青,创下诺大基业,气势放肆,忍不住出声经验他。
台湾建卫,乃福定都司之事(都司者,明朝行处所三司管理,有布政使司管政,都司管军,按察使司管司法,但都司渐失实权,特别是该省有巡抚或者总督时,都司即是废的),实际上熊文灿即能决定。
挫了对方之气,颜常武又阐发道:“台湾孤陷外洋,乃四战之地,东有倭寇为患(江户幕府建立后倭寇减少得短长),西有海盗残虐,南有红毛番过境,前阵子我们还与红毛番打了一仗,我们一打二,丧失了一条巡航舰,死了一个副舰长……”
正所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定东南府,就得接下东南府的因果!
明朝的武将设置有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等,为设置颜大少的官职,熊文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如果颜小子昏了头,放弃东南府的管治去当了他的承平侯爷,且非论可否节制他麾下的骄兵悍将,红毛番上门来,就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