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不由在想,就算别国攻陷上都城,那也没多大用处,因为辽国中枢领袖全在捺钵地,你获得的不过是一座名义上的都城罢了。
PS:保举、保藏,一点支撑,更多动力,您懂的。
辽国群臣在诗画方面下的工夫毫不比大宋的臣子少,杨逸看看殿中引经据典、高淡阔论的场面,若不是他们身着契丹服饰,杨逸真思疑本身赴的是大宋的琼林宴呢?
大宋的和谈前提已经在国书上写得一清二楚,接下来就要看辽国作何应对了。
沧海尘生春季暮,玉砌雕阑,木叶鸣疏雨。
杨逸刚起家谦逊两句,坐在劈面的萧特末洪声说道:“宋使辩才确切不错,只是不知可有何佳作献与我国陛下?”
杨逸当着耶律洪基的面抄袭他的诗句,另有比这更无耻的吗?杨逸不睬世人的鼓噪,持续写道:
梁定山站在原地悄悄吁了一口气,然后暴露一抹奇特的笑容,杨逸,这回有你都雅的。
下阙一经宫女念出,殿中诸人无不群情纷繁,这下阙充分承接了上阙的意韵,毫无生涩之感,洋洋洒洒之间,与上阙构成了一首绝佳的《蝶恋花》,菊花秋雨、素琴日暮,一下子将耶律洪基的原诗推上了更高的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他连声高赞道:“好!好!好!公然不愧状元之才,冲着杨学士这份才情,南朝所请年减十万贯岁币,余者改纳为赠之事,朕本日一并允之!来,为此佳作,与众卿共饮三杯!”
“哈哈哈!杨学士不必谦善!你这曲《蝶恋花》可谓深得吾心啊!”耶律洪基非常欢畅,就象找到了知音普通,给杨逸赐下了很多珍玩。
*****************
乌古札、达里底、拔思母等少数部族联军都攻打到倾圮岭了,离上都城不到两百里,到现在还没安定兵变呢!
江总白头心耕苦,素琴犹写幽兰谱。
萧瑟西风吹不去,袖中犹不足香度。
耶律洪基停杯望来,跟着说道:“杨学士才名满天下,当不吝于赠诗一首吧?来人,笔墨服侍!”
从越国公主探来的谍报证明,这回宋国事毫不筹算让步了,在辽国君臣看来,这个谍报的可托度非常高,因为这合适赵煦亲政、章惇出相后对外一贯倔强的国策,加上萧达林为了减罪,死力地夸大了宋军现在的战力,和‘轰隆瓜’的可骇,使得耶律洪基在战和题目上踌躇难决。
统统人的目光又全聚到了杨逸身上,耶律洪基金口已开,杨逸再推托那就说不畴昔了,那等因而承认了萧特末所说,杨逸只会耍嘴皮子,并无真才实学!
耶律俨笑了笑说道:“当年我出使大宋,曾向苏东坡苏学士就教过这个题目,苏学士答:当今天下用农历,而《孟子》一书用周历,以是孟子所谓秋阳,实在是指农历中5、六月时之骄阳。杨学士与苏学士都是一时之才俊,一样的题目,却有截然分歧的答案,对此杨学士不知又作何解释?”
宴席开端不久,殿中君臣多是论些诗词歌赋,辽国上层受中原文明影响很大,象辽主耶律洪基本身就精通乐律,善书画,爱好诗赋,与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以诗赐戚臣。
耶律洪基高坐上首,左手边是太孙耶律延禧,他二十高低,传闻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右手是耶律和鲁斡,他是兴宗二子,今封宋王。上面是辽国文武,看上去也算是齐齐多士了。
说完他提笔就纸,殿中统统人都停了下来,静悄悄的,万众谛视当中,只见杨逸在白纸上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