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桓心道这可真特么巧了――朕也是这么想的!
“待此战闭幕以后,臣甘心世居汴京,常日里养些花花草草的修身养性,再不过问朝堂与军队之事。”
但是,赵桓才不惊骇耶律大石会不会功高盖主之类的。
待耶律大石谢恩以后,赵桓又接着说道:“对了,刘卿既然想要参与灭金之战,那便由刘卿跟萧卿合兵一处,替雄师开路,如何?”
“特别是突厥,莫名其妙的弄了个塞尔柱国出来,固然横行一行,但是这才多少年?你看看那塞尔柱国,已经成了甚么模样?说文恬武嬉那都是嘉奖了他们。”
耶律大石没重视到赵桓很奇妙的把西辽两个字替代成了西域,或者说重视到了也没在乎,反而老诚恳实的答道:“启奏官家,臣想的就是直接内附,然后请官家置布政使司,派员畴昔管理。至于其他的,臣倒是没想过。”
有好几十个小国,就意味着那边绝对有大量的劳动力。现在耶律大石有事情求到本身头上,那这劳工……
就算某些将领喝多了假酒,一时想不开想要造反,但是赵桓早在枢密院改制的时候就已经把政委轨制下放到连级作战单位后,全部军队都被紧紧的握在赵桓手中,赵桓会怕他们造反?
“自从晓得官家把契丹人当宋人一样对待的时候,我内心便有了这个设法。”
“如果再对峙西辽,那西辽还能存在多少年?到时我契丹人又该何去何去?”
但是出乎耶律大石预感的,倒是赵桓竟然摇了点头,回绝了耶律大石的要求。
耶律大石是来内附的?好好的西辽国主不当,非得要内附?而官家还真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应了下来?
御驾亲征,也就意味着不管那些将领们多牛逼,打出来的战绩多刺眼,他们的功绩都会在无形平分润给赵桓一份,并且是最多的那一份,世人都会觉得是赵桓牛逼,赵桓刺眼。
“刘卿想要内附,朕能够允下。刘卿想要朕派员畴昔办理,朕也能够允下。”
甚么功高震主,封无可封,对于赵桓来讲就更不存在了。
直到出了赵桓的行辕大帐,耶律大石整小我还都处于晕晕乎首的状况,就连陪着耶律大石一起北上,觐见之时施礼以后就一言未发的萧信誉也是一脸懵逼。
“臣最头疼的,倒是此次灭了西喀喇汗国,西辽之地俄然拓土万里,微臣实在是顾不过来了。”
但是,许是射中必定,又或是霉运当头,耶律大石没机遇参与灭金之战了。
想到这里,赵桓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西域之事倒还要劳烦刘卿了。不过,刘卿想要内附之事,朕允下了,转头便会让中书省跟户部、礼部筹议设置布政使司等事。”
赵桓笑眯眯的说道:“唯独这世居汴京,常日里养些花花草草的要求,朕没体例允下。”
在赵桓看来,耶律大石之以是要求世居汴京,常日里养些花花草草,再不过问朝堂与军队之事,不过就是担忧会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启事,乃至于最后落得像阿谁“好似一群寺人上青楼”的李后主一样。
“灭金,便是替大辽复了仇。而大辽,跟大宋本来就是兄弟之邦,现在合为一家,倒也没甚么不能接管的。”
因为赵桓一向是亲征――
耶律大石却摇了点头,答道:“非也。西域固然小国林立,但是多是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蕞尔小国,倒也没甚么能大不了的。”
如果耶律大石能给力一点,把塞尔柱跟西域的那些小都城干掉,把他们都变成劳工,一来能处理大宋劳工紧缺的题目,二来,今后迁徙百姓畴昔也没了后顾之忧,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功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