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凤翔都是新附之地,不管如何,燕逆会驻兵镇守,传闻燕逆在上党和陕州各建了一个行营,想来就是震慑河东和凤翔的了,如许一来,起码又去了两个军。
南阳城和白河边上的军寨互为犄角之势――这是守城的最好战略,赵匡凝完整能够了解,关头是军寨中有多少燕军呢?花了三天工夫,赵匡凝仍然没有获得切当的回报,但有一条首要谍报反应到结案头:白河军寨与南阳城都打成同一个番号――“莫州军”。
赵匡凝是个很倔强的人,当然也是个“不畏强权”的人,当年梁王朱全忠声望最为显赫的时候,他也敢起兵对抗,固然没有蜀军作伴,他仍然决定讨伐“燕逆”。不过他也不是傻子,能够寻觅到盟友当然是最好的。
这番说辞,实在令使者非常无语。
吴王杨行密正在和燕逆作战,属于赵匡凝的天然盟友,他当然要派人去联络的。除了杨行密以外,江南西道的闽王刘审知、岭南道的汉王刘隐,都在赵匡凝的联络人选以内,只不过这两家都在南边,让他们出兵的话,一来道长且阻,二来颠末本身的地盘本身也放心不下,故此只是想打打秋风,让他们帮衬点粮秣。
八月初六,赵匡凝得了一个好动静,闽王王审知和汉王刘隐固然没有同意向北派兵,但却同意了赵匡凝的要求,供应了一批粮食、军甲和兵刃,数量很多,足敷五万雄师三月之用。但这些东西不是白送的,王审知和刘隐各自提出了刻薄的前提,要求朋分赵匡凝节制下的岭南道北六州。
镇守洛阳的是幽州军,这是已知的动静,那么燕逆的老巢幽州,想必也一样需求起码一军驻守,这就又去了两个军。
对此,赵匡凝只能哑然。
燕军在淮泗之间正与吴军作战,吴国兵力很强,传闻那边主持战事的燕军将领是钟韶――此人是上党决斗的批示者,是燕逆部下的头号悍将。以钟韶在燕军中的职位,既然停止的是“国战”,那么起码该当批示两到三个军压在淮泗一线,不然他兵力不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