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比你想得全面,你连这件事的因果得失都没考虑清楚,来这儿劝谏不是自取其辱吗?
张九龄没有当即赶回衙署,是想让面前这些官员跟他去应天门求见天子加以劝谏,乃至连下一次朝会都等不及了。
天子面色平和,沉默不言,一向在听张九龄的话。
若说天子只见过一次,或许会将信将疑,可天子光是见九天玄女下凡就两次,各种非常的天相以及百鸟朝拜等事作为左证,之前另有张果老那次仙踪渺渺,更让天子铁了心信赖仙家事。
天子要迎娶九天玄女,此事在朝野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林甫站在中间,点头晃脑,用心聆听张九龄的进言,越听越是神清气爽,心中痛快至极。
如张九龄所言,不管他现在如何参奏,李隆基必定听不出来,在迎娶玄女这件事上,李林甫绝对是第一功臣。
张九龄一听就要持续争辩。
张九龄四下看了一眼,心中活力,却只能微微拱手,头略微低下。
“……陛下,自古以来,仙家之事都乃官方所传,史乘上从未有过仙家下凡的切当记录,道家多用上不得台面的鬼怪伎俩冒充道术,其本身为江湖方士专欺诈贩子小民……”
李林甫面带对劲之色,笑着说道:“陛下旨意,洛阳玄女观完工之日,即迎娶玄女娘娘,行结婚大典,着礼部、鸿胪寺筹办典礼……”
张九龄气愤之下对天子做出“荒唐”的评价,但他略微平复表情后,也认识到周边这么多人,很能够已将他现在的反应传入宫中,为天子所知,这并不是甚么功德。
他没躲避说不见,得知张九龄请见后,更感觉有需求跟这个丞订交交心,只要把张九龄压服,即是让朝中反对声停歇大半。
张九龄板着脸,冷声道:“为人臣子,若遇帝王不能保持正道,当马上上奏劝谏,此方仁臣典范,尔等既为臣子,莫非连这些浅近的事理都不懂?顿时随我前去宫门,请见陛下收回成命。”
天子亲眼所见并坚信不疑的仙家下凡之事,你一句“官方所传”就想给颠覆?
可李隆基到底不是李世民,对于劝谏一贯就不感冒,他从未有要建立兼听则明天子形象的筹算。
张九龄昂首瞪眼李林甫。
就在张九龄筹办亲身去各衙署跑一趟拉人强大阵容时,只见四方馆外有官员前来,倒是刚从皇宫里出来的李林甫。
不管张九龄多么理直气壮,可因未经沉思熟虑,也没跟人切磋后再来觐见,来由显得牵强附会。
而他身边这些官员,级别远不如他,多数连入宫插手朝会的资格都没有,怎会为这么一件事跑去宫门口跟天子较量儿?
说完,李林甫对中间的鸿胪寺卿于少帛道:“安设外邦使节之事,就由你来做,张令公在此,我作为下官不得不临时躲避……诸位,鄙人要务在身,先行一步了。”
皇宫内,李隆基访问张九龄和李林甫。
周子谅属于张九龄派系的干臣,昔日张九龄按察岭南,奏表周子谅出任判官,就此青云直上,但周子谅在很多事上有本身的观点,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顺从,他没有张九龄那般火爆脾气,从速上前在张九龄耳边低语。
张九龄道:“我要你这就随我入宫一趟,跟陛下陈明此事之弊,若你分歧行,我便上奏参劾,即便陛下要保你,我也让你在朝中没法安身。”
但李林甫为人处世方面,较着要比张九龄纯熟暴虐,笑着道:“张令公既有此意,鄙人岂能不允?这便与您同往宫内,不过详细事项还要您跟陛上面陈,鄙人只在旁为佐,望您不要再难堪。”